老辈人碰到眼皮跳,都会说是“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甚至还在眼皮上贴上一小张白纸来“驱邪”这些其实都属于封建迷信思想,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轻微的、偶尔的眼皮跳动非常的多见,同样导致眼皮跳的原因也有很多,有的仅仅是由于疲劳、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等导致的,一般来说这些原因造成的眼皮跳,只需要减少压力、避免刺激、规律作息即可使眼皮跳的情况得到治愈。
但如果是长期的眼皮跳,并且跳动随着眼角逐渐向下扩大到嘴角甚至脖子等部位,跳动的程度也逐渐加重,那这种跳动有可能是某些面部神经疾病的先兆,其中最常见的要数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的表现
因为90%以上的面肌痉挛是从眼皮跳动开始的,通常一般的眼皮跳不会引起患者的注意,但是在一段时间以后,情况越来越严重,逐渐发展成眼睁不开、嘴角的抽动、甚至是脖子也一起抽动,直到整个半边脸都在抽动,这就是面肌痉挛的一种表现了。当患者被诊断为面肌痉挛后,也无需过分担心,因为面肌痉挛一般不是很严重的疾病,不会危及生命,它的主要表现一般为一侧面部眼睑、口角、表情肌的阵发性的不自觉地跳动和抽动它的临床诊断原因一般因为血管压迫面部神经而造成的。
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
面肌痉挛最常见的治疗方式是微血管减压手术,它具有损伤性小,复发率低等特点,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也是最安全的治疗方式。因为面部神经比较容易受到刺激,所以患者对于针灸、肉*素这些治疗,需要谨慎地对待,不要轻易尝试。药物方面的治疗可以配备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同时患者也需要保持心情的舒畅,注意清淡饮食,但同时也要注意加强营养。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面肌痉挛不是皮肤以及肌肉的炎症或者创伤,它不会导致脸部水肿、发热、疼痛等症状。如果患者面部跳动同时还有以上症状,那就需要及时查找其他的原因了。
面肌痉挛的易感人群
面肌痉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并且是以女性为多发人群。它主要表现为一侧的眼轮匝肌不自主地抽搐,之后逐渐缓慢扩展至一侧面部的其他面肌。严重者甚至可累及同侧的颈阔肌,但额肌较少累及。面肌痉挛的抽动通常为阵发性的,快速的不规律的抽搐。初起较轻,之后逐渐抽动可长达数分钟之久,而间歇的时间去逐渐的缩短。因此患者会感到心烦意乱,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妨碍患者的身心健康。一般抽搐在睡眠时会消失,在患者情绪激动时会加重。少数的患者在抽搐时会感觉到面部疼痛,个别患者还有耳鸣、同侧头痛等症状。
面肌痉挛在发病早期与单纯的眼皮跳动不太容易做出区别,所以一般的医生大多会嘱咐患者回家观察一段时间再来复查。一般的观察期为三个月左右,如果在三个月内眼皮跳动症状消失,那就不需要特别的治疗;但是如果跳动的范围明显的扩大、症状也有所加重,那就很有可能就是面肌痉挛,医院到神经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