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痉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健脾祛湿的千年古方参苓白术颗粒
TUhjnbcbe - 2022/7/26 17:36:00

夏季是暑湿季节,也是湿气运行最旺盛的季节。随着温度越来越高,人体皮肤上的毛孔处于一种张开的状态,人们热而汗出,热不能缓解,汗出粘腻不爽,这时候都会导致湿气进入体内。而夏天又是雷雨频发的季节,相比于其他季节,湿气更容易随雨水进入人体内。而再加上现代人们普遍使用空调纳凉,尤其是开一夜空调与长期待在空调屋里,加上爱喝冰冻冷饮等操作,都会导致体内的湿气越来越重。

中医辨证

中医认为:“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湿气是引发许多疾病的关键,甚至还会恶化疾病。人们被湿气困扰,会出现胃口不佳、四肢乏力、精神倦怠、舌苔变厚、腹泻、大便不成形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和学习。

俗话说:“湿气在,百病害,湿气除,百病无”,那么该如何祛除体内湿气呢?中医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大家解决被湿气病困扰的烦恼呢?

《*帝内经》有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湿气的来源就是脾虚,要想断绝湿气的来源,必须要把脾胃调理好。今日给大家推荐一个健脾祛湿的千古名方——参苓白术散,可以从根本上祛除湿气,而且药性非常平和,几乎适合所有人。

产品介绍

01药方渊源

参苓白术散出自宋代官方颁布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健脾化湿的有效方剂,其配伍精良、疗效确切,深受历代及当代医家重视。《局方》对它的评价很高,认为“此药中和不热,久服养气育神,醒脾悦色,顺正辟邪”。明代医学家周文采认为:“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或致呕吐泄泻,及大病后调助脾胃,此方最宜。”清代医家费伯雄亦云:“一补脾,一去实,简当有法,勿以其乎易而忽之。”本方出于《和剂局方》(公元年),实为益气汤的加味方。两方都是该书的著名方剂。原方属调理脾胃、益气安胎之剂,后人有所发展,加减衍化成多种方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如《医方集解》以本方加陈皮治脾胃虚弱兼气滞或痰多之证。现代则作为调理胃虚弱而兼湿的常用方剂广泛应用于临床。

02功能主治

参苓白术颗粒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03成份组成

参苓白术颗粒是由人参、茯苓、麸炒白术、山药、炒白扁豆、莲子、麸炒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组成。

04方义简释

本方是“培土生金”的代表方,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为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其前三味人参白术茯苓,人参补五脏气,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利湿,脾气得充,脾湿得除。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莲子肉养心,益肾,补脾。二药共助上三味健脾益气,兼能补肺益肾,还止泻。白扁豆健脾化湿,薏苡仁健脾渗湿,兼能止泻,清热排脓。二药共助白术之燥湿,茯苓之利湿,让湿气从二便而去。砂仁不仅醒脾,还和胃化滞,桔梗利肠胃,补血气,宣肺祛痰,引药上行。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

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

参苓白术颗粒的作用与应用

参苓白术颗粒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改善代谢、提高免疫力、改善肺功能、抗肿瘤、解痉、护肝等药理作用。

大量试验及临床研究表明,参苓白术颗粒可通过修复易损伤的消化道黏膜,增强消化道黏膜的屏障保护作用,达到止泻的效果。

参苓白术颗粒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小剂量可起到兴奋作用,反之则具有抑制作用,可明显缓解胃肠道痉挛,通过提高消化道对水钠的吸收,达到止泻的临床效果。

参苓白术颗粒还可以明显改善肺功能,减轻肺组织的病理变化,降低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1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

内科疾病: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症、老年厌食症、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心衰。

小儿科疾病:小儿消化不良、小儿厌食症、小儿哮喘、小儿慢性支气管炎。

①慢性腹泻:伴肠鸣,矢气臭,心率快,可与香连丸同用。

②咳嗽:伴痰多,色白,易咯,胃胀,嗳气多,与香砂养胃丸同用。

③经行腹泻:伴经前乳胀,心烦,肩紧,与逍遥丸同用。

腹泻食少腹胀参苓白术护航

改善肠胃功能,显著降低腹泻复发

综合调理脾胃,改善小儿厌食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脾祛湿的千年古方参苓白术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