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案例
梁师傅:医生,我今年58岁,前段时间查出高血压,医生嘱咐我饮食要清淡,控制盐的摄取量。从此,我吃菜就很少放盐。但最近我时常感觉浑身没力。一天午后,我突然晕倒了,医院救治。医生诊断为低钠导致昏迷,立即采取救治措施,并补充了适量的盐。现在早已脱离了生命危险,请问医生,我这么做对吗?
全科医生:你好!“低盐饮食”也并不是说吃盐越少越好。若过度限盐同样也会有一定不良反应,钠盐摄入不足,会出现嗜睡、乏力、神志恍惚,严重者可发生昏迷,医学上称为“低钠综合征”。现在由全科医生来全面科普一下低盐饮食与日常生活。
01/小课堂
一、什么是低盐饮食低盐饮食指每日可用食盐不超过2g或酱油10ml/d,但不包括食物内自然存在的氯化钠。一般推荐每日不超过6g的食盐摄入量才有利于健康(具体推荐量上不同时间或不同国家略有差异),但都在6g左右。二、为什么要低盐饮食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此外还含碘、钾、钙等元素。氯化钠是体内一类非常重要的电解质,具有保持体液平衡、介导神经传导和参与肌肉收缩等重要作用。临床常用的生理盐水对维持渗透压和保持电解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食盐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是家庭必需品之一,历史特定时期还上升到战略物资地位,凸显它的重要性。大多数食物都含有一定量的食盐,这对于增加食物的风味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外高浓度食盐还有防腐作用,这也是腌制食品的由来。如此重要的东西为何贴上“坏人”标签呢?一切来源于食盐与血压的关系。盐可影响肾脏水代谢,钠离子可抑制水排泄从而具有保水作用,血容量的增加自然升高了血压。此外,钠离子还可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通过引发血管狭窄而导致血压升高。最为关键的是钠离子升高血压的效应,对于正常人而言影响较小,而对于高血压患者危害则较为明显。一项研究表明,相同高盐饮食对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影响可达5.4mmHg,对舒张压影响达2.8mmHg;而对血压正常人群则分别只有2.4mmHg和1.0mmHg。钠离子危害还在于可加重高血压引发的心脏病和中风等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因此提倡盐限制也有一定合理性。三、哪些人需要低盐饮食心脏病,肾脏病,肝硬化合并有腹水,重度高血压及水肿患者,以上这些是低盐饮食的主要人群。四、低盐饮食中盐真的越少越好吗低盐饮食并不是说吃盐越少越好,更不是不吃盐。若过度限盐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钠盐摄入不足,会使机体细胞内外渗透压失去平衡,促使水分进人细胞内,产生程度不等的脑水肿,轻者出现意识障碍,包括嗜睡、乏力、神志恍惚,严重者可发生昏迷。医学上称为“低钠综合征”。五、低盐饮食有什么好处如果正常人减少盐的摄人量,就可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减少脑卒中、心脏病和慢性肾脏病的发病和死亡。而高血压患者减少盐的摄入量,可改善治疗高血压的效果,降低高血压危害的概率。有研究指出,收缩压每下降2、3、5mmHg,就相当于心血管病死亡率分别降低3.2%、4.8%、7.8%。如果我们每天摄入食盐的量减少一半,也就不会轻易患上脑卒中、心脏病和慢性肾脏病等疾病。低盐饮食无疑是控制血压和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有效措施。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减少盐的摄入,患者每天盐的摄入量应少于6g,而盐敏感性高血压这一特殊类型的患者食盐摄人量更低些为好,可以采取分步逐渐减量的方法来达到一个低水平的食盐摄人量。在减盐的同时,如果增加膳食中钾(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量,降低钠1钾比值,对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治疗高血压会有更好的效果。六、我们每天吃多少食盐合适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约相当于一啤酒瓶盖的量,实际在每天食物的基础上,摄入3g食盐就基本上满足了人体对钠的需求量。由于人们的膳食习惯和口味偏好,盐的摄入远远超过每日3g水平,不过,要想养成每人每天6g盐的饮食习惯,就需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此,中国高血压联盟提出分步限盐法,对摄盐量高的人群可以先减少1/3的摄盐量,逐步过渡到理想的摄盐水平。七、“低盐饮食”家庭处理方法1.用食醋和白糖代替盐,以甜味、酸味掩盖咸味,如糖醋排骨、糖醋鱼、醋溜白菜,就可少用盐。也可学学西餐,用柚子、柠檬、橘汁、番茄汁、苹果汁等有酸甜味的水果或果汁作调味料,用以增加菜肴的酸味与甜味。2.利用强味蔬菜的自然风味,青椒、洋葱、韭菜、西红柿、芹菜、香、苦瓜的味道强而特殊,烹调这类菜时就可以少放盐。如将这类菜作辅料,与味淡的菜一起烹调,也可增加适口性,减少用盐量。3.加大辛辣调味料的用量,如辣椒粉、咖喱粉、胡椒粉、花椒、姜、葱、芥末、豆豉等。4.如果使用酱油、大酱调味,就应相应减少食盐的投放量。20g酱油或大酱的含盐量约为3go5.改变用盐习惯,烹炒和煮熬时不加盐,出锅后将盐直接撒在菜肴的表面和汤内。02/知识拓展
什么是“低钠综合征”,其病因是什么“低钠综合征”又称“低盐综合征”,是一种较严重的水电解质代谢平衡紊乱,主要是因体内钠不足或体内水分过多,造成缺钠性或稀释性低钠。同时与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产生稀释性低钠血症有关,重则惊厥、昏迷。严重时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低钠综合征”由多种病因引起,在小儿时期多发。“低钠综合征”是指体内总钠量降低所致的病理状态,人体总的可交换钠为40~45mmol/kg。“低钠综合征”多伴有低钠血症,但也有血清钠不低者。反之,“低钠综合征”虽多数伴有体内总钠量减少,但亦有正常或增加者。临床上测定的是血清钠而不是体内总钠量。“低钠综合征”是指体内总钠量减少。严格来说并不等同于“低盐综合征”。胃肠道疾患引起为最常见且容易识别,其他由于脑、肾、肺疾患引起者则辨认较难。胃肠道疾患常由输液不当引起,呼吸道疾患如肺炎及支气管哮喘均可产生ADH分泌异常,颅脑疾患如脑炎、肿瘤等可以引起脑性低钠血症。肾疾患常由于长期忌盐,钠人量偏少,一旦发生感染、吐泻、进食量少等,很容易发生本病征。03/误区解读
一、低“盐”饮食限的仅仅是盐,对吗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中钠是细胞外的主要阳离子,参与调节机体水及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渗透压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肝、肾、心等病变会导致机体水、钠平衡失调,出现水、钠潴留或丢失过多。限钠摄入是纠正水、钠潴留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由于食盐是钠的主要来源,故限钠实际上是限食盐为主。由此可见,我们通常说的“低盐饮食”其实是属于限钠饮食的一种。所以“低盐饮食”限的不仅仅是盐,还包括其他含钠高的调料如酱油、味精、鸡精等。很多患者认为,只要菜里少放盐不咸就可以,味精、鸡精可以用来弥补味道的不足。殊不知,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而鸡精是味精的一种,都是“隐性盐”,不可任意过多食用,多食可造成钠的摄取量过多。二、吃“盐”越少越好吗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高盐饮食的危害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一些患者甚至一些健康人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盐”吃得越少越好。其实,钠离子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若长期过度限制盐的摄入,会导致血清钠含量过低,从而引起神经、精神症状,出现食欲减退、四肢无力、眩晕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肌肉痉挛、视力模糊、反射减弱等症状,医学上称为“低钠综合征”。因此,低盐饮食并不是说吃盐越少越好,更不是不吃盐。而健康人更是没有必要严格限盐,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每天吃盐(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不超过5g即可。三、低钠盐可以完全替代食盐,对吗很多患者都知道,如果觉得菜无味,可以选用低钠盐或无盐酱油代替食盐和酱油,这类调味剂中钠含量少,口味不淡,因而很受患者欢迎。需要提醒患者注意的是,这类调味剂是以氯化钾代替氯化钠的,故不适宜高血钾患者,少尿的肾功能不全患者也应谨慎食用。因此说,低钠盐或无盐酱油虽好,但不是人人都适用。04/总结
尽量少购买和少吃市售的腌制食品和熟食,比如、火腿肠、酱菜、腊肉、烤肉串、豆腐干、烧鸡,其中含有的“隐性盐”,不可不防。某些地区很多居民有吃咸菜、咸鱼、腐乳、虾酱的习惯,其中的含盐量相当高,也应尽量少吃或不吃。尽量避免在外就餐,因为饭店里的菜肴用盐量普遍偏大,聚餐时吃八菜一汤,一餐饭下来,摄盐量很容易超过10g。05/参考文献
[1]刘慧敏,李明龙.低钠血症诊疗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多器官乐
[2]陈适.低钠血症的诊断思路.浙江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聚焦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
方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