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
腹痛是指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基本病机。病变的脏腑涉及肝、胆、脾、肾、膀胱、大小肠等。临床实证多,虚证少,亦可见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者。常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胰腺炎、胃肠痉挛、肠梗阻、腹膜炎等多种疾病。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虚弱、跌仆手术等引起,导致脏腑气机郁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则痛”。病性有虚实寒热之分,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热郁、食积、气滞、血瘀等。病位主要在脾、胃、肝、大肠、小肠,并与足少阳经、足三阴经、子足阳明经、冲脉、任脉、带脉等密切相关。
西医学认为,腹痛是一种常见和潜在高风险的临床表现。腹痛临床发病率较高,易反复发作;且可发生在许多西医疾病中,涉及内、外、妇、儿、急救等,轻者可为一过性或功能性,重者可致死,临床诊疗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鉴别诊断
胃痛
胃痛部位在上腹近心窝处,常伴脘腹胀满、呕恶泛酸、嗳气嘈杂等症,病变以胃为主。腹痛的部位是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常伴有便秘、泄泻等肠道症状,病变范围较广,凡腹内脏腑及有关经脉受病,均可引起腹痛。
外科腹痛
外科腹痛多先腹痛后发热,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压痛明显,伴有肌紧张和反跳痛;内科腹痛常先发热后腹痛,疼痛不剧,压痛不明显,腹部柔软,痛无定处。
妇科腹痛
妇科腹痛部位多在小腹,与经、带、胎、产有关。
指南推荐
厚朴排气合剂,每次25~50mL,每日2~3次,适于湿热壅滞便秘者,中病即止。(《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脾胃病分册》P3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