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痛是指由非创伤性因素引起的腹部疼痛,其特点是起病急骤、病因复杂、病情严重程度不一。有些腹痛如果诊断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将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突然发生的腹痛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传统观点认为诊断前镇痛治疗可能会掩盖腹痛体征,进而混淆病情评估和延误诊断。但近年来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表明,急性腹痛患者诊断前镇痛治疗是安全的,不仅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感受,且不影响诊断的准确率。适量给予解痉镇痛药物能增加急性腹痛患者对接诊医师的信任感,提高患者接受诊治时的配合度,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常用的解痉镇痛药物常用的解痉镇痛药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四类:胃肠道高选择性钙拮抗剂、抗胆碱药物、直接平滑肌松解剂、外周阿片受体拮抗剂。
1胃肠道高选择性钙拮抗剂代表药物:匹维溴铵片和枸橼酸阿尔维林软胶囊。
作用机制:通过竞争结合平滑肌细胞膜外表面的L型钙离子通道二氢吡啶位点,抑制钙离子内流,被抑制的钙离子从细胞肌浆网释放,缩短慢波平台期,消除伴随的结肠收缩活动,同时通过缩短慢波期间,减少慢波频率而抑制平滑肌活动。
2抗胆碱药
代表药物: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和丁溴东莨菪碱注射液等。
作用机制:通过阻断M胆碱受体,抑制乙酰胆碱递质与受体相结合,进而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调节肠道动力,继而达到解痉镇痛的作用。
3直接平滑肌松解剂
代表药物:盐酸美贝维林片和间苯三酚注射液等。
作用机制:具有钙离子通道阻滞活性,直接使肠道平滑肌松弛以发挥解痉作用。
4外周阿片受体拮抗剂
代表药物:马来酸曲美布汀片。
作用机制:特异性地与外周阿片受体结合,具有降低或逆转激动剂的麻醉镇痛活性,并消除由其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常用解痉镇痛药的用法用量和禁忌症不用类型急性腹痛解痉镇痛药物推荐解痉镇痛药使用注意事项
⑴避免不合理使用药物,谨防不良反应。
⑵注意患者既往疾病史,评估有无药物使用禁忌证。
⑶选择合适给药途径。
⑷注意药物蓄积中*。
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