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症,好文推荐,点击阅读:
如何理解重症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化验结果异常?
中国脓*症早期预防与诊断急诊专家共识(视频解读)
国际脓*症与脓*症休克管理指南(年版译文)
中国脓*症/脓*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
中国脓*症早期预防与阻断急诊专家共识()
脓*症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治急诊专家共识
脓*性休克初始液体复苏:该如何选择?
何为脓*症?治疗还在纠结胶体液吗?
脓*症休克合并心力衰竭:强心药如何选用?
D-二聚体与脓*症
脓*症合并肝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NIH:8问脓*症
VincentJL:脓*症血乳酸8问
脓*症相关DIC的研究和处理进展
病*性脓*症的研究进展与启发
脓*症常规抗感染疗效欠佳,须注意组织灌注不足?
脓*症之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及意义
一例脓*症高乳酸血症的病例挑战
病例分享视频:脓*症心肌病
休克,好文推荐,点击阅读:
休克如何分类?基本机制是什么?
走出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抗感染治疗中的误区
难治性休克的血管活性药物选择策略
链球菌中*性休克综合征的诊治
血管加压药物在急诊休克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了,不禁要问:休克的分类还重要吗?
流程图:休克的诊断+治疗目标
休克的诊断标准是?血压下降即休克?!
休克如何判断容量是否充足?
救治感染性休克
血管加压药物:何时、何类、何量?
病例分享:医生!快救人!过敏性休克实战!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记住这2个图,足矣!
血管活性药物,好文推荐,点击阅读:
心力衰竭常用药物一览表
静脉泵入药物如何算?常用11种药物剂量速查卡?
必备:20种常用抢救药物详解(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临床心得)
血管活性药物精细化应用.PPT课件
微量泵使用细节+常用药物配置方法
天天都在用!何为血管活性药物?到底如何用?
血管活性药物外渗如何处理?
如何应用多巴胺?
表格:急诊高血压——降压目标+常用静脉注射药物用法
常见镇静药泵点如何选择和应用?
血管活性药物等微量泵用药一览表
感染性休克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灌注异常所导致的、以广泛细胞缺氧及重要器官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以低血压及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皮肤花斑、尿量减少等组织低灌注为主要特征。
一般认为,感染性休克患者经液体复苏后,平均动脉压(MAP)仍然65mmHg时需要加用血管活性药物。
年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指南推荐尽可能早期复苏,即3h内完成晶体液的复苏,对早期液体复苏无反应的低血压,主张6h内完成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MAP≥65mmHg。
但临床上对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患者考虑更早地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即在液体复苏的同时联合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尽早恢复和维持MAP≥65mmHg,保证重要器官灌注,预防器官损伤。
血管活性药物是感染性休克重要的循环支持手段,理想的血管活性药物应能迅速提高血压,改善心脑的血流灌注,同时增加肾脏和肠道等内脏器官的血流灌注,纠正组织低氧,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血管活性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种类较多,其临床适应证不同,有关感染性休克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一直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现就常用血管活性药物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1.去甲肾上腺素(NE)是感染性休克的一线用药
NE是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属于儿茶酚胺类,具有兴奋α和β-受体的双重效应。NE兴奋α-受体的作用较强,通过提升MAP而改善组织灌注;对β-受体的兴奋作用为中度,可以提高心率和增加心脏作功,但由于其增加静脉回流充盈和对右心压力感受器的作用,可以部分抵消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增加而导致的心脏作功增多,从而相对减少心肌氧耗。
针对感染性休克,NE一直以来被推荐作为一线血管活性药物,临床应用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1.1NE对肾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由于NE对α-受体和β-受体均有兴奋作用,而前者兴奋有引起血管痉挛、导致器官缺血的可能(特别是肾脏),早期的动物研究也有报道动脉内注射NE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衰),但其应用剂量较大,与现阶段临床应用不符。
近年来研究证实,在感染性休克中,NE对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如Albanese等的一项关于临床1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前瞻性研究发现,应用NE后12例患者24h内尿量和肌酐清除率明显增加,血清肌酐水平明显下降。
1.2改善内脏器官灌注:
内脏器官血流灌注减少是感染性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感染性休克时肠道黏膜对缺血、缺氧十分敏感,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破坏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故感染性休克时保持和改善肠道血流灌注尤为重要。
内*素性休克的动物和临床试验均证实,NE能够改善内*素引起的外周血管扩张,增加全身和内脏器官的血流量和氧输送,改善胃肠道血流灌注。
1.3增加心排血量(CO):
由于NE能够提高外周血管阻力,有理由相信NE可能会导致CO下降。
但感染性休克本身具有外周血管阻力明显降低的特征,决定了应用NE后CO不会降低,而且NE也能显著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增快、CO增多。
Hamzaoui等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应用NE后MAP从(54±8)mmHg增至(76±9)mmHg,心排血指数(CI)从(3.2±1.0)L/min/m2增至(3.6±1.1)L/min/m2,每搏量指数(SVI)从(34±12)mL/m2增至(39±13)mI/m2,全心舒张期末容积指数(GEDVI)从(±)ml/m2增至(±)ml/m2,心功能指数(CFI)从(4.7士1.5)L/min增至(5.0±1.6)L/min。证明NE能升高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压,增加CO,增加肾脏、内脏及脑血流。
Persichini等通过动物实验也证实了随着NE剂量减低,MAP及CO均减少,再次证明了NE升高MAP的同时增加了CO。
2.多巴胺(DA)在感染性休克中的重新定位
DA是NE的前体,为儿茶酚胺类药物之一,其对多巴胺受体、α-受体、β-受体均具有兴奋作用。
DA的药理作用与剂量密切相关:
0.5~5.0μg/kg/min的DA主要可以激动多巴胺受体,使肾、肠系膜、冠状动脉(冠脉)及脑血管扩张;
5~10μg/kg/min的DA主要可以激动β-受体,表现为心脏的正性肌力作用,增加心肌收缩力及心率。
近年来,随着临床上对DA的大量研究,其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