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一喝冰水或者吃冰凉的食物就容易拉肚子,典型的表现是阵发性腹痛,然后就要跑厕所,上完厕所就好了。
医学上将这种情况称为肠易激综合征,通俗来说叫肠子太容易激动了,比较敏感。肠子一激动,腹痛、腹部不适和排便习惯改变可能就会分头找上门来。肠易激综合征的其他常见症状还包括容易肚子胀、吃了某种特定食物容易腹泻、放屁、肚子里咕噜咕噜气体乱窜……
简单来说,肠道激动就是肠道蠕动过快或者发生痉挛,对应最常见的两大症状是腹痛和腹泻:肠道蠕动过快导致腹泻,痉挛导致疼痛。
看看你的肠子是不是也爱激动
对于下面这些描述,相符得越多,患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能性就越大。
1.排便习惯不固定,时而腹泻,时而便秘。
2.肚子痛,上过厕所后就不痛了,大便多在餐后,或是在冰冷的食物刺激后。
3.腹胀气,肚子有时还会咕噜咕噜乱叫,放屁较多。
4.工作、学业忙碌、精神压力大时症状明显。
5.女性、年龄在20~30岁。
6.易焦虑、紧张。
哪些原因会引起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原因非常复杂,以下几种原因比较常见:
生活方式原因,不规律的不良的生活习惯会诱发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生。长期休息不足、三餐不规律、久坐不动、吸烟饮酒、处于压力过大的环境等,是引发肠易激综合征(IBS)的风险因素。
饮食方式原因,食物不耐受和食物过敏和会诱发和加重肠易激综合征(IBS)症状。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易导致肠道不耐受。海鲜、乳制品类食物易造成过敏。此外,摄入的食物纤维素过少,会导致肠胃蠕动缓慢,令粪便量变少,进而加重和引发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
心理和神经原因,肠道是人体的“第二大脑”,脑、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心理因素与胃肠道之间有显著影响。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会诱发肠易激综合征(IBS),同时,患者在肠道症状发作期产生的不良情绪,也会加重病情,造成恶性循环。
不是大病也需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虽然不是大病,但如果时常发作影响了工作和生活,还是需要去治疗的。治疗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调整饮食
详细了解自己的饮食习惯及其与症状的关系,如果是腹泻主导型肠易激综合征,注意避免食用敏感食物(如牛奶、冰凉食物、辛辣食物等,这些食物往往因人而异),或减少食用产气食物(如奶制品、大豆、扁豆等);如果是便秘主导型肠易激综合征,可以多吃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可刺激结肠运动。
学会放松压力、掌控情绪
肠道是人类“第二大脑”,受情绪、压力影响很大。心理因素对胃肠道功能有显著影响,焦虑、抑郁等情绪都可能引发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睡眠,减少烟酒摄入,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建议每周3~5次运动,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便秘型患者更要注重增加运动量以促进肠道蠕动。
药物治疗
在正确诊断肠易激综合征的前提下,如果患者觉得这种疾病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扰,通过上述两种方法还是无法缓解,医院找医生开一些药物帮助缓解症状,例如促蠕动、解痉、止泻、导泻的药物,都能够缓解症状。
患者应消除不良情绪,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周围的家人及朋友也应给予理解和支持。尤其对常规药物没有反应的患者,更要注重心理状态调理。
猜你喜欢:
老洋房里做“寿桃”~徐汇衡复风貌区里又多了个家门口好去处旗袍摇曳踩着落叶,一起到上个世纪的武康路上走走吗?汇讲坛:“悦”读梧桐深处的老房子,阅读越深越爱上海让世界看见中国美——“中国时尚盛典”在上海精彩亮相钟晓咏:站高望远、前瞻把握,在大局中定位和谋划徐汇发展资料:人卫健康
编辑:叶芳芳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