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肠痉挛?
肠痉挛是指新生儿阶段所出现的以腹痛、哭闹不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主要是由于肠壁平滑肌阵发性的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是儿童的常见疾病,尤其在婴儿期更为常见,通常从2-4周开始,90%的宝宝到4个月左右都会好转。
肠痉挛怎么判断?
小婴儿在肠痉挛发作时,
主要表现为:
1.持续难以安抚的哭闹,喂奶也不总能让宝宝安静下来;
2.阵发性哭闹不安;
3.尤其在傍晚或晚上发作较多;
4.哭闹同时面颊潮红、腹部胀满紧张、双手握拳、双脚向上蜷起或不停蹬腿;
5.非疼痛期的婴儿精神状态良好,可以正常进食;
6.可因婴儿排气或排便而终止。
为什么会发生肠痉挛?
婴儿由于神经系统对肠蠕动调节功能不稳定,副交感神经易兴奋,导致蠕动过强,发生肠痉挛。发生肠痉挛的诱因有许多,如机体对食物不耐受;寒冷受凉;喂养不当等;小婴儿多数是牛奶蛋白过敏而引起的。发生肠痉挛该如何应对?
1.喂奶后及时给宝宝拍嗝。2.按摩:如果宝宝只是一般哭吵,可以先通过给宝宝取暖、排气,将双手搓热,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宝宝的腹部,有助于肠道内气体排出。3.变换睡姿:可让宝宝侧卧位或让宝宝趴在腿上,按摩背部,“飞机抱”是一种颇为有限的缓解肠痉挛的抱姿。4.襁褓作用:可用小被子将宝宝轻轻包裹起来,这样不仅保暖还能给予宝宝安全感。5.喂养:母乳喂养的母亲要避免食用牛奶、奶制品、鱼和蛋等容易导致宝宝过敏和辛辣刺激的食物;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选用水解酪蛋白的配方奶。6.妈妈们要放轻松,保持乐观,避免紧张、焦虑、烦躁,因为不良情绪是会传染给宝宝的哟。7.但如果宝宝起病急、症状比较严重,或不能确定是否为肠痉挛时,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最后要告诉大家,母乳喂养的孩子发生肠痉挛的频率和程度要比配方喂养的孩子轻很多,所以坚持母乳喂养是预防婴儿肠痉挛很好的方法。
往期精彩回顾女性的“内在美”——浅释第二张脸新生儿酷刑——挤奶头
孕妈妈也要小心的“沉默杀手”——静脉血栓
没听说过GBS筛查的准妈妈看过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