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线虫病是由寄生于消化道内的各种线虫引起的寄生虫病的总称。牛、羊消化道线虫种类很多,往往混合感染,分布较为广泛。常见的是捻转血予线虫、毛圆线虫、夏伯特线虫等。其特征是病畜渐行性消瘦、贫血、胃肠道、下痢、水肿等,严重感染可引起牛、羊的死亡。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羊胃肠道线虫病的症状,羊胃肠道线虫病防治方法!
一、羊胃肠道线虫病的症状:
1、病原:
捻转血矛线虫是主要的一种病原线虫,寄生于真胃,偶见于小肠。在真胃中属大型虫体。虫体呈粉红色,头端尖细,口囊小,内有一角质背矛。雄虫体长15-19毫米,其交合伞的背肋偏于左边,呈倒“y”字形。雌虫体长27-30毫米,由于红色的消化管和白色的生殖管相互缠绕,形成红白相间的外观,俗称麻花虫。阴门位于虫体后半部,有一拇指状的阴门盖。无色,壳薄;新鲜虫卵内含有16-32个胚细胞。另外,奥斯特线虫寄生于真胃,马歇尔线虫寄生于真胃,毛圆线虫寄生于小肠,偶可寄生于真胃和胰脏,细颈线虫寄生于小肠或真胃,古柏线虫寄生于小肠、胰脏,偶见于真胃,柳口线虫寄生于小肠。食管口线虫寄生于大肠,夏伯特线虫寄生于大肠,毛首线虫寄生于盲肠。
2、临床症状
羊经常混合感染多种消化道线虫,而多数线虫以吸食血液为生,因此,引起宿主贫血,虫体的*素作用干扰宿主的造血功能或抑制红细胞的生成,使贫血加重。虫体的机械性刺激,使胃、肠组织损伤,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表现高度营养不良,渐进性消瘦,贫血,可视黏膜苍白,下颌及腹下水肿,腹泻或顽固性下痢,有时便中带血,有时便秘与腹泻交替,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可因衰竭而死亡。尤其羔羊和犊牛发育受阻,死亡率高。死亡多发生在“春季高潮”时期。
2、病理变化
尸体消瘦、贫血、水肿。幼虫移行经过的器官出现瘀血性出血和小出血点。胃、肠黏膜发炎有出血点,肠内容物呈褐色或血红色。食道口线虫可引起肠壁结节,新结节中常有幼虫(图10-8)。在胃、肠道内发现大量虫体。
羊胃肠道线虫病防治方法:
预防:
1、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从春末到秋末期间,每只羊每天给硫化二苯胺0.5-1克,均匀混入食盐或精料中喂给。
2、尽量避免在潮湿低洼地带和早、晚及雨后或幼虫活跃的时间放牧。
3、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给羊以全价营养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对羊群应饮用自来水、井水或干净的流水;加强粪便管理,对羊群的粪便必须经过堆积发酵处理,以杀死其中虫卵。
治疗:
1、精制敌百虫:绵羊按每千克体重80-毫克,山羊按每千克体重50-70毫克,配成水溶液1次灌服。
2、驱虫净(四咪唑):按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1次灌服;或用5%溶液肌肉注射,按每千克体重10-12毫克。
3、左旋咪唑:按每千克体重5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或1次灌服。
4、噻苯哒唑:按每千克体重50-毫克,配成10%悬浮液灌服。
5、丙硫苯咪唑:按每千克体重5-10毫克,均匀拌入饲料中喂服,或配成10%混悬液灌服。
6、甲氧啶:按每千克体重毫克,1次皮下注射。
“以上就是“羊胃肠道线虫病的症状,羊胃肠道线虫病防治方法!”的全部内容了!羊胃肠道线虫病的主要症状为病羊营养不亮呢,逐渐消瘦甚至出现贫血和腹泻等。治疗羊胃肠道线虫病,可用丙硫咪唑或阿维菌素取适量对病羊进行口服或肌注给药。目前,羊线虫病的种类有很多,所以发现羊患了线虫病,要确诊下看看是否患的是胃肠道线虫病,避免误诊误治,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