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随着漫威电影《黑豹》饰演者因大肠癌离世、日本作曲家坂本龙一传出患大肠癌的消息,再度让这个沉默的癌症走到人们面前。
临床上一般把肿瘤分为早中晚期,大肠癌也如此。那么,肿瘤发展的不同阶段大肠都会经历什么,医生如何根据疾病进程以及恶劣性质采取不同筛查手段?大肠癌筛查具有哪些难度和要点?本篇,我们带你一探究竟。
01
肠道长了癌细胞都会经历什么
没有受到肿瘤细胞侵袭前,健康的肠道是这样的:想象结肠是一个五层的中空管——最内层的是粘膜、第二层粘膜下层、第三层肌肉层(结肠肌层),以及最外层的浆膜。
当肠道长了肿瘤后,肠道肿瘤一般会经历四种阶段:
0期
早癌阶段,也被称为原位癌,生长位置一般不超出内层粘膜。
第一阶段
1期结肠癌意味着肿瘤长出了粘膜,到了粘膜下层或粘膜间肌层。
第二阶段
2期结肠癌可能处于下列其中一种进度:
●肿瘤生长到结肠最外层,但没有超出。
●肿瘤长出结肠的最外层,但未生长到附近的其他组织或器官。
●肿瘤生长到结肠壁上,附着或生长到附近的其他组织或器官。
●肿瘤穿过粘膜生长到粘膜下层,可能还有粘膜前肌层。
第三阶段
肿瘤继续向外扩展,穿过粘膜下层-结肠肌层-结肠壁-粘膜下层,并逐渐扩散到附近的淋巴结或脂肪区域。
第四阶段
4期结肠癌意味着肿瘤已是晚期,此时癌细胞已经转移到其他器官,例如肝脏、肺部、淋巴结或腹腔深处的腹膜等。
02
医生都有哪些干预手段
如果把时间拨回到开始,当肿瘤细胞刚冒出头,肠癌的治愈率还是非常高的。
医生一般用5年生存率来定义患者的存活率,而结肠癌的存活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疾病进程。换句话说,早期肠癌的5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
这得益于及时的结直肠癌早筛。那么,临床上医生又是如何判断肠癌风险?确诊后如何根据肠癌不同阶段采取适合的筛查手段呢?
全血细胞计数(CBC)
该测试可以确定您是否患有贫血,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因为肿瘤出血导致的结肠癌潜在并发症。
肿瘤标记物
某些情况下,结肠癌细胞产生一种称为“肿瘤标记物”的物质,比如,肠癌患者的粪便中存在一种叫做MiR-92a的粪便RNA遗传物质,可以作为结直肠癌风险的一种诊断依据。
结肠镜检查
如果说上述手段都是作为肠癌筛查的辅助手段,那么,结肠镜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结直肠癌确诊手段。
肠镜可以探入人体肠道,直接观察到肠道内的肿瘤生长位置、肿瘤进展程度。如果肿瘤较早期,检查的同时就可以割掉病灶或者取出活检。
活检
如果肠镜检查中发现可疑肿块,医生取出进行活检,经过专业仪器观察,可以发现是否存在癌细胞。
如果发现癌症,可能会对活检样本进行进一步实验室检测,比如检测癌细胞中的基因变化。这些测试结果帮助医生确定哪些治疗方案效果更好。
成像
影像学检查可以确定癌细胞扩散的程度,以便医生制定随后的治疗计划。
经常使用的成像测试包括:
●CT结肠造影或虚拟结肠镜检查
●肝脏的磁共振成像(MRI)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扫描
总而言之,结直肠癌的发现需要经过专项癌症筛查,选择哪一种筛查手段,都可以为及早发现肠癌风险提供参考。
03
肠癌的指的是什么
五年生存率常被形容为“一个人走出困境”的时间点。
实际上,指的不是只能活5年,而是说治疗五年之后,还有百分之多少的患者活着,是医生衡量某种肿瘤的治疗效果。
一些研究表明,人们确诊后需要密切跟踪长达10年。这种较长的随访是为了确保癌症复发的早期发现。
根据国家癌症研究所数据,结肠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逐年下降:
●第一阶段:92%
●第二阶段:63%~87%
●第三阶段:53%~69%
●第四阶段:11%
一句话,越早发现,治愈希望越大。
04
这些疾病容易被混淆为肠癌
结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但也有迹可循,出现下列症状便要引起警惕:
●大便带血
●排便规律改变(大便变细、长)
●长期便秘、腹痛、腹泻
●莫名原因、突然地消瘦、疲乏
●贫血
除此之外,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表现为肠癌相似症状,容易与肠癌混淆,比如:
痔疮
痔疮是肛门或直肠下部的静脉肿胀,排便时可能导致无痛出血或肛门部位不适。肠易激综合征
常见腹部痉挛、或是产生一种腹胀的感觉。阑尾炎
阑尾炎引起脐部?周围剧烈的、突然的疼痛,并向右下腹移动。它会导致恶心、呕吐以及食欲不振。憩室炎
憩室炎的疼痛通常是突然的、持续的,并且出现在左下腹。相关症状包括便秘、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传染性结肠炎
结肠因感染(例如艰难梭菌)而发炎。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腹痛、发烧外、腹泻。膀胱感染
结肠因感染(例如艰难梭菌)而发炎。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腹痛、发烧外、腹泻。重要的是,及时进行癌症早期筛查,避免小病不察,大病拖延。
END
#往期阅读#
10种疾病迹象,帮你发现不会喊痛的器官——肝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