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概述
影响猫口腔的炎性反应。
根据位置,将口腔和口咽部炎症进行分类:
齿龈炎(Gingivitis):齿龈的炎症
牙周炎(Periodontitis):牙周非齿龈组织的炎症(如,牙周韧带、牙槽骨)
牙槽粘膜炎(Alveolarmucositis):牙槽粘膜炎症(如,覆盖在牙槽突上的粘膜,从膜龈界(mucogingivaljunction)至前庭沟和口底)
舌下粘膜炎(Sublingualmucositis):口底粘膜的炎症
唇/颊粘膜炎(Labial/buccalmucositis):唇粘膜或颊粘膜的炎症
尾口炎(Caudalmucositis):口腔尾侧粘膜的炎症,内侧以腭舌褶和喉头为界,背侧以上腭为界,头侧以齿槽和颊粘膜为界
腭炎(Palatitis):硬腭±软腭粘膜的炎症
舌炎(Glossitis):舌背侧±腹侧面的粘膜炎症
唇炎(Cheilitis):唇部炎症(包括皮肤黏膜交界区和唇部皮肤)
骨髓炎(Osteomyelitis):颌骨和骨髓的炎症
口炎(stomatitis):口腔任何位置的粘膜内衬的炎症,临床上仅用于描述口腔内大范围的炎症(而非局限于齿龈炎和牙周炎),可能深至粘膜下组织
扁桃体炎(Tonsillitis):腭扁桃体的炎症
咽炎(Pharyngitis):咽喉的炎症
病因/病理生理学
具体病因不明
细菌、食物抗原、环境抗原及病*都认为是刺激因素,很多口炎患猫发现猫杯状病*阳性、疱疹病*阳性±巴尔通体阳性,这些因素的致病作用仍待进一步研究。目前普遍认为,口炎是免疫系统受到刺激后紊乱所继发的。
医院猫科病例中,约7%猫患有口炎
受影响的系统
胃肠道—仅影响口腔
骨骼和肌肉—体重下降
症状/病史
猫
纯种猫易感:阿比西尼亚猫、波斯猫、喜马拉雅猫、缅甸猫、暹罗猫、索马里猫
风险因子
FeLV或FIV引起的免疫抑制可造成机体感染反应不良,大部分口炎患猫呈FeLV/FIV阴性
与杯状病*有关
病史调查
与口炎相关的临床症状包括:口臭、吞咽困难、喜好软质食物、流涎、体重下降、被毛脏乱
临床特征
体格检查的发现依疾病严重程度而异
齿龈、舌腭弓(glossopalatinearches)、舌部、唇部、颊粘膜±硬腭可见红斑、溃疡、增生性病灶
牙齿周围齿龈炎症(gingivalinflammation),与之相比,齿龈炎(gingivitis)通常仅累及颊侧和唇侧粘膜面。
可能波及舌咽弓和上腭(图26.1)
图26.1口腔后部的口炎病灶
诊断
鉴别诊断
牙周病
口腔恶性肿瘤
嗜酸性肉芽肿
诊断方式
主要依靠口腔内大范围肉眼可见的粘膜炎症而诊断为口炎,病变范围远大于牙周病。包括尾口炎在内的大部病例会波及舌腭弓
存在大量CD8+细胞(细胞*性抑制T细胞)通常会导致T淋巴细胞亚型比例(CD4+/CD8+)较低。CD4+(根据自身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分为TH-1和Th-2这两种辅助T细胞亚群)可识别表面抗原递呈细胞的MHC-II,而CD8+可识别其他T细胞、部分间质细胞、成骨细胞等表面的MHC-I
口炎患者的唾液中IgA浓度较低,而IgG和IgM浓度较高
全血细胞计数/血清生化/尿液分析
球蛋白升高:细菌侵入牙周组织后,机体产生抗体,合成多克隆丙种球蛋白
可见白细胞增多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影像学
口腔X线片可检查牙周疾病和牙根吸收情况
额外的诊断检测
活检(尤其是单侧病变)排除恶性肿瘤,尤其是SCC(鳞状细胞癌)
病理发现
可见以浆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的表皮-真皮的炎症反应,提示处于免疫反应状态
治疗
早期粘膜炎(vs口炎)的治疗包括龈上洁治、龈下洁治、治疗(拔除)3/4级牙周病±吸收的牙根。轻度病例,可选择清除牙齿、龈沟、牙周韧带等位置牙菌斑,并开始口腔的日常预防保健
前庭粘膜和齿槽粘膜的局灶性病变,通过拔除病灶及附近的牙齿通常可治愈
一份关于30只尾口炎患猫的研究显示,拔除上/下颌犬齿往后的所有牙齿(不包括犬齿/门齿)、或进行全口拔牙情况下,有60%的病例无需接受药物治疗可治愈,有20%病例需要额外的药物治疗,其余20%的病例仍未治愈(图26.2)
为了便于全口拔牙,可以在四个象限分别作牙龈瓣以便暴露(createagingivalflapinallquadrantsforexposure)。完全拔除所有牙齿后,用高速钻在原本牙根的位置钻出骨槽,尽可能去除角化齿龈、牙周韧带、根尖周齿槽骨。用圆形或球形的金刚砂钻将齿槽骨边缘打磨光滑后,再进行缝合
若拔除犬齿远端所有牙齿无效,则可尝试给予泼尼松龙2mg/kg,隔天用药一次,以控制炎症,或进行全口拔牙。拔牙时,特别注意一定要移除所有的牙体硬质组织,术后和术前拍摄口腔的X线片,术后龈缘涂抹0.05%氟轻松醋酸酯凝胶(fluocinonide,LidexGel)加速愈合(图26.3)
口腔后部和咽喉部大量增生性病灶的顽固性病例预后谨慎
使用二氧化碳镭射能量(CO2laserenergy)进行全口拔牙时,对尾口炎的治疗效果更好,激光可减少炎性组织的体积,每月(1-3次)给予2-4瓦特的镭射治疗,用盐水浸湿的纱布海绵祛除瘢痕后,可继续镭射烧灼(图26.4)
图26.2全口拔牙前后的显著性口炎
图26.3治疗后四个月,炎症消退
图26.4拔牙后进行镭射治疗
药物选择
药物和其他治疗方式的长期效果有限:常规口腔卫生护理、抗生素、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都不能持续生效。不能将药物作为控制口咽炎症的主要方式。
类固醇可辅助控制炎症:泼尼松龙(起始2mg/kg/PO/day,之后隔天用药一次)、醋酸甲基泼尼松龙(2mg/kg/PO/q7-30d)。
α或Ω干扰素:30IU/day,PO,用7天,停7天
环孢素:2mg/kg/PO/bid
注意事项/相互作用
应该避免重复注射长效糖皮质激素(醋酸甲基泼尼松龙,Depomedrol.,Zoetis)。环孢素也要谨慎使用,因为曾有长期使用后引起肿瘤的报道。
适当的治疗护理
部分动物需要住院进行输液维持水合和进行必要的营养支持
护理和饮食
部分猫咪拔牙后不能立刻自主采食,需要放置饲管
多采用软质罐头食物
外科考量
术后很多动物都因为疼痛而无法进食,造成负氮平衡,建议放置饲管提供营养支持直到动物可正常采食
口炎是一种非常疼痛的综合征,常通过去除牙菌斑附着的表面(所有牙齿)而治愈。未出现尾口炎的患猫预后更好
客户教育
除了保证患猫摄入足够的营养外,全口拔牙的患猫不太需要其他的家庭护理
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