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痉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儿童腹痛的常见原因及处理
TUhjnbcbe - 2021/8/11 20:56:00
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们都深刻体会到,腹痛是我们儿科夜班最不愿意处理的急诊,因为引起宝宝腹痛的原因较多,腹痛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的腹痛很严重有的则无需担忧。但是宝宝由于年龄小不会说,发生腹痛常常大哭大闹,让家长束手无策。孩子肚子痛,自己很难讲清楚,家长要学会辨别宝宝的腹痛是功能性的,还是器质性的病变。

一、肠套叠

主要表现:腹痛、呕吐、血便为重要症状、腹部包块(约80%的病例腹部可触及肠套叠所形成的肿块,肿块多沿结肠区分布。表面光滑、可活动,形状为腊肠或香蕉状,中等硬无压痛,略带弹性。此为确立肠套叠诊断最有意义的体征。)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内患儿,尤其是4~10个月为高峰期。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下降。随着肠套叠病情的进展,全身症状:患儿逐渐出现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呈重病容。48h后可出现肠坏死,产生明显的腹膜炎体征。全身情况恶化,表现出发高热,严重脱水以及电解质失衡的明显中*症状与休克征象。此时病情危急需要紧急就医。

处理方法:肠套叠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复位是紧急的治疗措施,一旦确诊需要立即手术。

1、非手术治疗:手法按摩观察适用于小肠套叠;空气灌肠;水灌肠;

2、手术治疗适用于灌肠失败:套入时间超过48小时,小于3个月婴儿,超声提示有肠管壁坏死,休克、感染、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上述情况均不适用于家长,请勿模仿)

二、消化不良

主要表现:

1、婴儿时期:婴儿时期,呕吐、腹胀或者食欲不振,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一天5—10次,粪便中含少量水分及奶块,有酸臭味。肠鸣音亢进,但精神尚好,有时会有腹痛,好哭闹。

处理方法:

1、培养正确的饮食生活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不吃生、冷、寒、凉食物

2、对症处理,抑制胃酸分泌药或促胃肠动力药物。

三、肠绞痛

主要表现:小婴儿为主,常伴有:哭闹不安,可伴有呕吐、面颊潮红、双下肢蜷曲等症状。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个别小儿可延至数日,时痛时止。疼痛发作时腹肌紧张,腹部可有压痛,有时可触及到痉挛的索条状肠管,肠鸣音亢进。发作间歇则全腹柔软,无固定压痛点和肌紧张,无肠型和肿物,肠鸣音正常。体温大多正常。患儿会有不喜平卧位,喜抱起。

处理方法:

1、痉挛发作时抚慰病儿,并用手轻揉腹部

2、必要时使用解痉药物治疗。

3、可给予助消化剂,如维生素B1、微生态制剂等。

如宝宝持续腹痛(哭闹)超过2小时以上需要马上就医。

四、肠道蛔虫症

主要表现:疼痛部位不固定,同时伴有消瘦、营养不良和贫血等症状。当蛔虫进入胆道时,胆道蛔虫最常见的并发症,会出现右上腹肋沿下剧烈绞痛,面色苍白,甚至休克,蛔虫性肠梗阻,此时病情危急需要紧急就医。处理方法:药物驱虫如甲苯咪唑,治疗蛔虫首选药物,可以麻痹蛔虫肌肉,使蛔虫失去活动能力,最后随粪便排出体外。

五、便秘

主要表现:便次数少、排便费力、大便失禁、排便疼痛、甚至是便血,粪便干硬粗大,甚至堵塞马桶;严重时则发生腹胀、纳差、口臭等情况。

处理方法:

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调整和适量运动;

2、药物治疗:缓泻剂和润滑剂、胃肠动力药物等;

3、灌肠治疗;

4、手术治疗,必要时采用手术治疗,比如肠狭窄、或者部分先天性巨结肠。

六、乳糖不耐受

主要表现:腹泻每日达10余次,大便为*色或青绿色稀糊便,或呈蛋花便,泡沫多,有奶瓣,肠道气体增多,排气时常带出粪便,部分患儿有吐奶、腹胀、肠绞痛。

处理方法:

一般来说腹泻次数不多,宝宝生长发育正常,不需特殊治疗。

若腹泻频繁,体重增长缓慢或不增长,有脱水表现等需进行相应治疗,如补液、改变饮食等。选用无乳糖配方奶,腹泻缓解后,逐渐增加母乳次数,可母乳、无乳糖奶粉混合喂养。

待3~4月龄时开始逐渐添加辅食,减少母乳或牛乳的摄入。另外可通过口服乳糖酶来外援补充乳糖酶而改善乳糖不耐受情况。

七、肠系膜淋巴结炎

主要表现: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童慢性腹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多见于7岁以下的孩子。肠系膜淋巴结炎,多属病*感染。好发于春冬季节,常在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有腹泻或便秘。腹痛可在任何部位,但以肚脐周围为主。腹痛性质不固定,可表现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在两次疼痛间隙患儿感觉较好。

处理方法:

针对病因应用抗病*药物。如果存在细菌感染的依据可加用抗生素。饮食调节尤为重要。规律饮食,饭前饭后不要剧烈运动。不吃任何零食,暂时不要喝牛奶,吃鸡蛋,鱼虾等易引起肠道过敏的食物。

八、阑尾炎

主要表现:

1、新生儿表现为精神反应出差、哭闹、发热、拒食、呕吐;

2、儿童阑尾炎一般先出现腹痛,再出现发热,且腹痛呈持续性症状。

3、阑尾位于右下腹,腹痛时,左侧卧位,发炎的阑尾及盲肠会被牵拉,加重疼痛。所以当阑尾炎发作时,孩子喜欢保持右侧卧,双腿稍屈状。

4、右下腹有压痛点,病情严重者会出现腹肌紧张的症状。触摸孩子腹部时,孩子会出现痛苦的表情。当触摸右下腹时,孩子会喊痛并且拒绝触碰。孩子入睡后,触摸右下腹时,他会惊醒。

5、因右下肢活动会牵拉腹部而引起疼痛加重,孩子可能出现右侧下肢活动受限的症状,故其行走时,出现步态不稳、跛行等情况。多数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但腹痛仍是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处理方法:

由于儿童机体发育尚未成熟,抵抗力差,阑尾炎症容易扩散。所以小儿阑尾炎原则上不进行保守治疗,应该及时手术切除。

九、胃炎

主要表现:急性胃炎:恶心、呕吐、腹痛、食欲缺乏,严重有呕血、黑便、脱水,并发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慢性胃炎:反复发作,不规律的腹痛,疼痛常在进食后或者餐后出现,疼痛部位以上腹部、脐周为主,伴有隐痛、钝痛,严重会有胃粘膜糜烂、出血。

处理方法:

急性胃炎:除去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一切刺激性食物,应用抑酸剂,口服胃粘膜保护剂,局部粘膜止血方法。

慢性胃炎:饮食治疗:定时定量,避免刺激性饮食;

药物治疗:胃粘膜保护剂、口服抑酸药,胃肠动力药物,抗幽门罗酸杆菌治疗。

十、心理因素所致的功能性腹痛

主要表现:常见的儿童心身疾病,原因不明,与情绪改变,生活事件,家庭成员过度焦虑有关,表现为弥漫性发作性腹痛,持续数十分钟或数小时而自行缓解,伴有恶心、呕吐,临床上未发现指标。

处理方法:

家庭及心理治疗。

孩子成长路上,三院儿科与你一路同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童腹痛的常见原因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