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磺酸是人和动物必需的一种氨基酸,有抗炎、解热、镇痛、镇静、降血压、降血糖、抗心律失常、抗菌、抗血小板聚集、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临床上也有多种用途: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脂肪肝等疾病;还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癫痫、小儿痉挛症等病症。作为药品,牛磺酸在我国和日本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近日,科研人员在探究身体对细菌感染的自然防御的过程中,发现牛磺酸(taurine)的营养物可帮助肠道“回忆”起之前的感染并杀死入侵的细菌,比如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pneumoniae,Kpn),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寻找抗生素的替代品。相关研究于近日发表在《CELL》上。
人体肠道内寄生着10万亿个细菌,它们不仅可影响体重和消化能力、抵御感染和自体免疫疾病的患病风险,还可控制人体对癌症治疗药物的反应。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微生物群,以寻找或加强自然疗法来取代抗生素,抗生素会伤害微生物群,随着细菌产生耐药性,其效果会减弱。
微生物群保护宿主免受感染,感染本身如何影响这一基本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在该项研究中,研究团队意识到一次轻微的感染足以使微生物群准备好抵抗随后的感染,而合成并储存含有牛磺酸的胆汁酸的肝脏和胆囊可以形成长期的感染保护。研究发现,将牛磺酸作为一种补充物加入老鼠的饮用水中,也能培养微生物群以防止感染。然而,当老鼠喝含有水杨酸铋(一种常见的用于治疗腹泻和胃部不适的非处方药物)的水时。由于铋抑制硫化氢的产生,防止感染的作用减弱了。
科研人员研究显示以前感染宿主的肠道微生物群对感染的抵抗力增强。这种长期的功能重塑与胆汁酸代谢的改变有关,从而导致利用磺酸牛磺酸的类群的扩大。值得注意的是,单独供应外源性牛磺酸足以诱导微生物群功能的改变并增强抵抗力。从机理上讲,牛磺酸增强了微生物群产生硫化物的能力,硫化物是细胞呼吸的抑制剂,是许多病原体入侵宿主的关键。因此,药物对硫化物的隔离扰乱了微生物群的组成,促进了病原体的入侵。
版权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主流媒体。如认为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
向上滑动阅览·往期CNS快讯
1.CNS快讯
抗组胺药物为何不能控制严重瘙痒?这项研究揭晓答案
2.CNS快讯
科研团队揭秘感知苦味和甜味的神经调节机制
3.CNS快讯
单细胞测序揭示脑脊液免疫环境
4.CNS快讯
科学家跟踪早期心脏形成,或为再生心脏治疗提供信息
5.CNS快讯
血液单核细胞的不同发育途径产生人肺巨噬细胞多样性
6.CNS快讯
对抗生素抗性微生物的双面攻击
7.CNS快讯
新发现或令T细胞成“赛博坦战士”
8.CNS快讯
大肠杆菌带来的可不止腹泻!这项研究揭示细菌入侵免疫系统新机制
9.CNS快讯
基础编辑修复早衰综合征早衰中发现的突变
10.CNS快讯
哈弗大学医学院科研团队揭示EB病*诱导的抗肿瘤免疫机制
威斯腾生物·生命科学部·服务项目
细胞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多组学研究
表观遗传学研究
机制/通路研究
基因功能研究
动物建模
CRISPR/Cas9基因编辑
更多科研请--8
凡来电咨询者皆可免费领取一份高纯度质粒提取试剂盒,包邮到家!
点击阅读原文看文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