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常以骶管麻醉来完成手术,一例例手术完成的同时,您有没有注意麻醉意外的防范呢!
骶管麻醉是低位椎管内麻醉椎管内麻醉的意外是指罕见的不良反应,对身体产生严重的危害性,生理干扰急骤且强烈,而对其发生常不能预料亦难以作有效的预防----广泛性硬膜外阻滞就是其中之一。
注入常规剂量局麻药后,出现异常广泛的脊神经阻滞现象,但不是全脊麻。因阻滞范围虽广,但仍为节段性。临床特点是高平面阻滞总是延缓地发生,多出现在注完首量局麻药后20~30分钟,常有前驱症状如胸闷、呼吸困难、说话无声及烦燥不安,继而发展至通气严重不足,甚至呼吸停止,血压可能大幅度下降或无多大变化。脊神经阻滞常达12~15节段,但仍为节段性。异常广泛的脊神经阻滞有两种常见的原因。
(一)异常的硬膜外间隙广泛阻滞
与硬膜外间隙异常广泛阻滞有关的病理生理因素有:下腔静脉回流不畅(足月妊娠及腹部巨大肿块等),硬膜外间隙静脉丛怒张,老年动脉硬化病人由于退行性变及椎间孔闭锁,均使硬膜外有效容积减少,常用量局麻药阻滞平面扩大。足月妊娠比正常情况时麻醉平面扩大30%,老年动脉硬化病人扩大25%~42%。若未充分认识此类病人的特点,按正常人使用药量,会造成相对逾量而出现广泛的阻滞。预防的要点是对这类病人要相应减少局麻药用量,有时减至正常人用量的1/3~1/2。
(二)硬膜下间隙阻滞
局麻药误入硬膜和蛛网膜之间的间隙,即硬膜下间隙阻滞。由于硬膜下间隙为一潜在间隙,小量的局麻药进入即可在其中广泛弥散,出现异常的高平面阻滞,但起效时间比脊麻慢,因硬膜下间隙与颅内蛛网膜下腔不通,除非出现严重的缺氧,一般不至于引起意识消失。颈部硬膜外阻滞时误入的机会更多些。
硬膜外阻滞时误入硬膜下间隙发生率较低,最早Dawkins()描述硬膜下间隙阻滞,他统计了16,例硬膜外和骶管阻滞病例,发现延迟发作的异常广泛的硬膜外阻滞28例,发生率为0.17%。
我院骶管麻醉自年对肛肠科手术麻醉以来,发现回抽出脑脊液的6例;平面广泛阻滞的3例,一般麻醉到骶5平面,到腰1的很少。
硬膜下阻滞的临床特点为:
(1)出现延迟的广泛阻滞,但阻滞范围是节段性的;
(2)由于局麻药在硬膜下间隙的背部扩散,动脉压的变化相对较小;
(3)病人无引起硬膜外广泛阻滞的诱因(如足月妊娠、老年、糖尿病及严重动脉硬化症)常表现为:
(一)血压下降和心率缓慢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躁动不安。
(二)呼吸抑制因呼吸肌麻痹咳嗽无力
(三)恶心呕吐血压骤降,脑供血不足,兴奋呕吐中枢;迷走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增加;手术内脏牵拉
处理支持疗法维持呼吸循环稳定
(一)加快输液,--ml甚至建立两路静脉通道。使用血管加压药,如麻*碱可根据情况静注5-10-30mg,反复使用可快速耐药。输液是根本,血压不理想时可改用阿拉明,多巴胺等药物维持血压。
(二)面罩吸氧,直至加压供氧,气管内插管
(三)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医疗安全是我们的生命谨记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