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痉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每天学一味中药,红花
TUhjnbcbe - 2021/5/6 14:55:00
01药用部位

菊科植物红花的花。

02别名

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

03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40~厘米。茎直立,上部有分枝,表面有细浅槽纹。无毛。叶互生;几无柄,稍抱茎;叶片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头状花序顶生,直径2~3厘米,排成伞房状;总苞近球形,总苞片数轮,最外2~3轮叶状,边缘有刺齿,内面数轮卵形,边缘无刺,呈白色膜质,透明,最内轮线形鳞片状,透明膜质;花多数,着生于扁平花托上,全为管状花,橙红色,长约2厘米;花冠管部细线形,先端5裂;雄蕊5枚,花丝短,着生于花冠口部,花药线形,聚合成管状,包围雌蕊;雌蕊1枚,花柱细长,伸出花药管外,柱头2浅裂。瘦果倒卵形,有4棱,基部稍歪斜。花期5~7月,果期7~9月。

04产地分布

原产埃及,我国多有栽培。

05采收加工

在5~6月花开放,花冠从*色变红色时,于早晨露水未干时采摘管状花,保护好子房,以便结子。将花在弱阳光下晒干或阴干,也可微火烘干。

06药材性状

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1~2厘米。表面红*色或红色。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呈狭条形,长5~8毫米;雄蕊5枚,花药聚合成筒状,*白色;柱头长圆形,顶端微分叉。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

07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归心经、肝经。

08功效与作用

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09临床应用

用量3~9克,煎服。用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等。

10药理研究

具有轻度兴奋心脏、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抗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改善外周微循环障碍;抗凝血;降血脂;提高耐缺氧能力;兴奋子宫;缓解肠道痉挛;具有免疫活性和抗炎作用;能减轻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介质的代谢紊乱;可致突变。动物实验表明,水煎剂小用量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大用量有抑制作用;对血管有明显的直接收缩作用;红花*色素能明显延长小鼠左肺缺氧环境的生存时间;对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镇痛作用。

11化学成分

含红花苷、新红花苷、前红花苷、红花醌苷、二十九烷、β-谷甾醇及二棕榈酸、甘油酯、油酸、亚油酸、绿原酸等13种成分。另有报道,尚含有红花*色素。

12使用禁忌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13配伍药方

1、治痛经:红花6克,鸡血藤24克。水煎调*酒适量服。(《福建药物志》)

2、治女子经脉不通,如血膈者:红花(细擘)、苏木(捶碎)、当归等分:每用30克,以水一升半,先煎花、木。然后入酒一盏并当归再煎。服半升,分两服,空心,食前,温服:(《朱氏集验方》红花散)

3、治逆经咳嗽气急:红花、*芩,苏木各2.4克、天花粉1.8克。水煎空心服。(《竹林女科》红花汤)

4、治子宫颈癌:红花、白矾各6克,瓦松30克。水煎,先熏后洗外阴部,每日1~2次,每次30~60分钟,下次加热后再用,每剂药可反复应用3~4天。[《上海中医药杂志》,(9):9]

5、治肿*初起,肿痛不可忍者:红花、穿山甲(炒)各15克,归尾9克。*酒二盅,煎一盅。调阿魏1.5克,麝香0.15克服。(《外科大成》)

6、治赤游肿、半身红,渐渐展引不止:红花末,醋调敷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7、治聍耳,累年脓水不绝,臭秽:红花0.3克,白矾30克(烧灰)。上件药,细研为末,每用少许,纳耳中。(《圣惠方》)

—THEEND—

⊙文章转载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及时删除。

⊙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好文推荐

《中医舌诊》,临床高清舌诊图,附带解析,史上最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天学一味中药,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