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按摩大都穴的作用与好处缓解治疗腹胀、呕吐、便秘等,大都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大都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在拇展肌止点;有足底内侧动、静脉的分支;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底固有神经。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荥(火)穴。足太阴经所溜为“荥”。荥穴,属火。别名:太都穴。脾经的生发之气在此聚集。(1)大都。大,穴内气血场的范围大也。都,都市也,物质的集散之所也。该穴名意指脾经的气血物质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隐白穴传来的生发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如都市之物质聚散也,故名。太都名意与大都同,太,通大。(2)脾经荥。荥,极小的水流。本穴物质为隐白穴传来的脾土生发之气,富含水湿,至本穴后部分水湿之气散热冷降归地,所降之水也小,故为脾经荥穴。(3)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隐白穴传来的气化之气,至本穴后为散热冷降的变化,所散之热上炎于天,体现出火的炎上特性,故本穴属火。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云气。水湿云气聚集本穴后以横行的风气传向太白穴。散发脾热。
腹胀、呕吐、胃痛、泄泻、便秘、手足逆冷、热病无汗等
大都穴,散发脾热。
现代常用于治腹胀、呕吐、便秘。
热病汗不出且厥,手足清,暴泄,腹胀胸满,胃心痛,食不化,呕逆,大便难,诸下利,腰痛,身重骨痛,疟不知所苦,风逆,暴四肢肿,湿则唏然寒,饥则烦心,饱则眩,卒得中风。
大都穴配足三里穴治腹胀。
(1)胃心痛:大都、太白。(2)诸下利:大都、商丘、阴陵泉。(3)热病汗不出:大都、经渠。(4)暴泄:大都,昆仑、期门、阴陵泉、中脘。
寒则补之,热则泻之。
大都穴,直刺0.3-0.5寸。
大都穴,艾条灸5-10分钟,大都穴,艾炷灸3-5壮。
大都穴对于老年人来讲是个补钙的要穴,还能治疗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腰腿痛。有颈椎病的人也要常揉大都。有的老年人每晚都会抽筋,最可能的情况是:脾经堵塞,钙无法吸收,可以通过每天按摩脾经大都穴、商丘穴两穴各三分钟。一般情况三天后腿抽筋即可消失。
风湿、骨质增生、腰痛、关节、肩周炎、颈椎病、补肾、养肝、
减肥、妇科病、月经不调、宫寒、痘痘、便秘、失眠、鼻炎、
心脏病、糖尿病、高血糖、高血压、瘦腿、白发、脱发、
口腔溃疡、打鼾、抽筋、感冒、咳嗽、咽喉肿痛、湿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