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痉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幼仔肠道菌群失调与维生素A缺乏有关
TUhjnbcbe - 2021/4/18 18:56:00

最新研究发现,维生素A缺乏与幼仔肠道菌群失调有着显著相关性,该研究发现或可为幼仔腹泻的临床治疗提供更佳方案。

维生素A缺乏(VAD)是公认的世界范围的营养缺乏病,严重威胁着畜禽的健康。既往研究证实,腹泻幼仔VAD的发生率是健康幼仔的2.37倍,而补充维生素A能够降低腹泻的发生率,减少腹泻幼仔的治疗时间。

一、VAD与幼仔腹泻

维生素A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对维持上皮细胞结构的完整和功能的健全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A是上皮细胞合成和分化的重要调节因子,可维持黏膜的完整性及增加黏膜slg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的数量。VAD会导致上皮细胞萎缩、角质化或粘液细胞分泌停止,胃肠黏膜屏障完整性下降,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易感性增加。VAD还可导致黏膜树突状细胞的增多和活化,诱导炎症反应增强,导致黏膜损伤,引起腹泻。VAD作为迁延性腹泻的独立相关因素,无论是VAD还是SVAD(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均会增加迁延性腹泻的发病风险。

此外,腹泻也会导致幼仔血清维生素A水平下降,甚至导致VAD的发生。其主要机理如下:①腹泻期间,肠道功能减弱,从饲料中摄取维生素A的能力下降,且吸收率较差;②腹泻会导致维生素A等营养素的大量流失,补充不及时易造成VAD;③修复受损肠黏膜需要消耗大量维生素A,从饲料中难以补充。

因此,VAD与幼仔腹泻互为因果并呈现一种恶性循环,即VAD幼仔更易罹患腹泻,而腹泻会进一步加重幼仔VAD,补充维生素A则有助于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二、VAD与幼仔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平衡性对维持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十分重要,迁延性腹泻会加剧肠道菌群失调。研究发现,迁延性腹泻幼仔中有81.89%存在VAD,94.49%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而78.74%同时存在VAD和肠道菌群失调。统计结果显示,VAD组患病幼仔肠道菌群失调率为80.77%,而维生素A正常组(VAN)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为56.50%,存在显著差异。

进一步研究表明,VAN组与VAD组相比菌群的多样性更加明显,而VAD组菌群种类明显减少,且肠球菌数量激增,与VAN组在菌群种的构成上存在较大差异。

研究表明,维生素A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肠道菌群的平衡,而VAD会降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VAD患病幼仔肠道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的占比显著下降,而肠球菌占比明显增加,菌群失调最终可导致腹泻的发生。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肠道正常分泌的丁酸能够抑制病原的过度生长,强化肠黏膜防御屏障。肠道内的丁酸主要是由丁酸梭菌产生,VAD患病幼仔肠道丁酸梭菌减少可能导致丁酸合成降低,从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和腹泻的发生。

②肠球菌是已被报道最多的机会性病原体,粪肠球菌能够增强炎性细胞的表达,破坏胃肠黏膜,因此VAD患病幼仔体内肠球菌的数量增加,会导致肠道炎症的发生,引起迁延性腹泻。

③由于VAD患病幼仔肠上皮和黏膜的修复功能减弱,胃肠道黏膜易被破坏,使肠道感染几率增加。

因此,临床上应重视VAD对幼仔肠道菌群的影响,并予以合理的治疗方案。

三、补充维生素A对幼仔腹泻的治疗作用

充足的维生素A能够维持肠上皮细胞和黏膜的屏障作用,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通过给予幼仔补充维生素A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腹泻的发病率、死亡率。据研究报道,补充维生素A可以降低轻度水样腹泻、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的发生率。与抗菌药物同时使用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通过改善幼仔的营养状况,提高了迁延性腹泻的整体效果。

综上所述,VAD与幼仔腹泻的发生关系密切,VAD或SVAD将会增加罹患腹泻的风险,腹泻期间通过给予小剂量口服维生素A的治疗能够提高腹泻的治疗效果,缩短病程,促进幼仔肠上皮细胞好肠黏膜功能的修复,促进肠道菌群平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幼仔肠道菌群失调与维生素A缺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