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痉挛是小儿急腹症中的常见症状,多数患儿可以自愈,但对于较为严重的肠痉挛则需要及时就医,消除发病诱因,同时对症治疗。
提起肠痉挛,不少爸爸妈妈会立刻联想起还在襁褓中的宝宝。也有不少父母错误地认为孩子大了就不会发生肠痉挛了。但实际上,肠痉挛并不只是小婴儿的专利,在儿童时期患上肠痉挛的小病号也并不少见。
孩子有下列症状,要排查是否为肠痉挛
★平时健康的孩子时常遭遇腹痛的“突然袭击”,而且每次疼痛位置不固定。
★疼痛时间不定,持续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后自行缓解,缓解后没有其他不适症状,检查也没有其他阳性体征。
★服用驱虫药后腹痛仍然会不定时来骚扰。
★腹痛随着排便或排气后减轻、消失。
儿童为何也会出现肠痉挛?
按理说,孩子大一些了,消化功能趋于完善,肠痉挛应当少见了。实则不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吃的过于精细,加之孩子吃零食、喝冷饮多,肠道消化能力反而弱于父母那个年代的孩子们。肠道食物过敏人群也逐渐增多,当饮食不当、暴饮暴食、对某种食物过敏时,也容易出现肠痉挛腹痛。
精神心理因素也是造成儿童肠痉挛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下的孩子不少都是独生子女,全家人的希望几乎全部寄托于孩子身上,无形中给幼小的孩子增加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入园之后,孩子们需要融入新的集体,学习新的本领,忙于各种课外班,面对学习、竞争的压力,刚刚入园的孩子会出现较大的精神压力,也会诱发肠痉挛腹痛。
肠痉挛护理方法有哪些?
发作时护理
已经确诊患有肠痉挛的患儿在腹痛发作时,初期可以喝点温水,以不烫口为准;同时可以使用热水袋帮助孩子对腹部进行热敷,较轻的肠痉挛通常可得到缓解;当腹痛较重且热敷效果不好时,可以遵医嘱服用之前医生开的解痉药物;对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肠痉挛,还要在心理方面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与疏导。
日常护理
在日常护理方面,要注意饮食规律有节制,每日定时定量,尤其在夏季要避免无节制地食用生冷食物;注意饮食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干稀搭配和深浅颜色蔬菜搭配,多喝水,预防便秘。
也可补充肠道益生菌(如妈咪爱)来改善肠道内环境,加强肠道屏障保护作用,预防腹泻、便秘、消化不良以及肠源性过敏的发生,从而预防或减轻肠痉挛。
最后,肠道寄生虫所产生的*素可引起肠壁短暂性缺血,出现肠痉挛,因此,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定期驱虫。
参考资料:
《爱搞“突然袭击”的肠痉挛》亲子Ofmom杂志年8月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