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鉴别诊断
1.急性便秘:其特点为发病急、病程短、进展快。常见于急性肠梗阻,手术后特别是腹部手术后,急性腹膜炎,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晚期,低钾血症等,常有明显的原发病临床表现。
2.慢性便秘:其特点为发病缓、病程长、进展慢或时轻时重,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长期服用泻药、极度衰弱、精神因素、老年人等。
3.若胃肠道无器质性病变而发生便秘,称为功能性便秘,如精神因素所致者、习惯性便秘等。胃肠道有器质性病变而发生便秘,称为器质性或继发性便秘,如粘连性肠梗阻。
4.因结肠、直肠收缩无力,肠道平滑肌呈弛缓状态而引起的便秘,称为弛缓性便秘,如麻痹性肠梗阻、服用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或山着碱等。因结肠、直肠平滑肌呈痉挛状态而引起的便秘,称为痉挛性便秘,如应用吗啡类药物。弛缓性及痉挛性便秘均属于动力性便秘。
5.因肠粘连、肠套叠、肿瘤等引起肠梗阻而发生的便秘,称为机械性便秘。
6.若粪便滞留于结肠而发生便秘,称为结肠便秘。结肠便秘可分为机械性便秘及动力性便秘两种。若粪便滞留于直肠而发生便秘,称为直肠便秘,是由于直肠黏膜感受器敏感性减低所致,常见于精神紧张、老年人、极度衰弱无力排便等。如有肛裂、肛周脓肿,因疼痛而害怕排便,亦可引起直肠便秘。因直肠癌、肛门或直肠狭窄引起的便秘,亦属于直肠便秘。
7.新生儿出生后即无粪便排出,应考虑直肠闭锁或无肛门。出生后有粪便排出,而后发生严重腹胀及便秘,应考虑有无先天性巨结肠。该病为先天性疾病,因结肠黏膜下神经丛缺乏神经节,导致该处平滑肌不能正常蠕动而经常处于痉挛状态,形成功能性肠梗阻,使粪便通过困难,不能顺利达到直肠而引起排便反射。在痉挛近端的结肠因长期有大量气体及粪便积聚,肠壁逐渐增厚,肠腔明显扩张,形成巨结肠。
8.结肠假性梗阻又称Ogilvie综合征。发病的原因可能与肠道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在盲肠、右半结肠发生明显的扩张,而扩张结肠远端的肠管并无机械性梗阻。常见于腹部创伤、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腹腔恶性肿瘤等。
9.中老年人发生进行性加重的便秘,应考虑有结肠癌的可能。
10.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见于肠结核、肠易激综合征、Crohn病、左半结肠癌。
11.有铅接触史而发生便秘,应考虑有铅中*的可能性。
12.便秘的伴随症状对引起便秘的病因诊断有帮助
a)便秘伴有腹痛,常见于粘连性肠梗阻、肠套叠、铅中*、急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血卟啉病等。b)卟啉病是一组由常染色体遗传性酶缺陷引起的血红素合成障碍性疾病。表现为叶啉或叶啉前体的生成与排泄过多导致器官受累。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叶胆原(PBG)脱氨酶缺陷所致的叶啉病,因体内卟啉前体、叶胆原和8-氨基-y酮戊酸过量蓄积引起神经症状,以腹痛和深色尿间歇性发作为特征,并可出现便秘、腹胀、呕吐。c)便秘伴有严重呕吐,常见于幽门梗阻、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d)便秘伴有严重腹胀,常见于麻痹性肠梗阻、幽门梗阻、结肠梗阻、胃肠穿孔晚期。e)便秘伴有体重近期减轻,常见于肠道肿瘤。13.便秘时粪便检查对引起便秘的病因诊断有帮助a)粪便呈深褐色坚硬的粗块状,常见于直肠性便秘,粪便表面可附着黏液。b)粪便呈羊粪球状,常见于结肠便秘。c)粪便呈较细的条状,常见于直肠、肛门狭窄,在中老年人应考虑有直肠癌。d)粪便附有血液,常见于直肠癌、肛裂、肛瘘。e)便后有鲜血滴出,常见于内痔出血或因较硬粪便引起的肛门损伤。14.便秘时化验检查对诊断引起便秘的疾病有参考价值
a)便秘可见于低钾血症。b)便秘可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高钙血症。c)便秘伴点彩细胞增多可见于铅中*引起的便秘。d)便秘伴尿卟啉增加,见于急性间歇性卟啉病引起的便秘。END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