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痉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肠道息肉是怎么一种病
TUhjnbcbe - 2021/4/3 16:05:00

什么是肠息肉?


  肠息肉-通俗地说,就是肠管内面多出来了“一块肉”。肠道息肉是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的病变,凡是大肠黏膜上任何向肠腔突起的赘生物,无论其大小、形状和组织学类型如何,医学上均统称为“息肉”。

肠道息肉危害大吗?


  肠道内长了息肉,一般是没有感觉的,只有很少一部分肠道息肉患者会出现大便出血,大便混有粘液,或者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因此肠道息肉很容易被忽略,绝大多数肠息肉都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偶然被发现。

结肠息肉虽然常见和不起眼,但长期得不到治疗可能会引起以下不适:


  便血:这往往是患者就诊的首要原因。


  肠腔狭窄:此时就要警惕息肉恶变的可能。


  大便习惯改变:包括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或者是便秘与腹泻反复交替出现。


  大便形状变化:正常的粪便应该呈圆柱形,但如果息肉在结肠腔内,压迫粪便,则排出时往往会变细,或呈扁形,有时还附着有血液。


  肠镜确诊肠道息肉后,一般不会自行消退,应引起重视,及时予以内镜下摘除。内镜下切除息肉创伤很小,一般都不需要住院,小的息肉,可通过肠镜下电凝方法直接切除,较大的息肉也可在肠镜下先用金属钛夹或尼龙线结扎根部,然后用电凝切除,直接在门诊就可以进行手术。

是否息肉切除了就一劳永逸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即使切除了息肉,肠道内环境没改变,仍然有复发的可能,所以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的人都应该复查。单发的良性息肉切除后,建议每年复查一次,有条件者可根据个体情况适当缩短复查时间。

肠道息肉会变成肠癌吗?


  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息肉继续生长可变为腺瘤,而腺瘤继续发展可能就会变成癌。


  研究表明95%的大肠癌都是从肠息肉一步步“进化”过来的:息肉→腺瘤→腺瘤伴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一般这个过程可能需要5-10年不等。


  结直肠癌(即大肠癌)的症状较隐匿,在疾病的早期,有时甚至疾病的晚期阶段,患者都没有明显的局部症状,以至于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到中晚期,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早期的肠道健康检查尤为重要。

肠息肉检查方法:


  触诊检查:一旦发现自己大便带血或大便发黑了,需要及时就诊,医生可以通过最简单直接的触诊和观察来判断肛肠疾病,因为在我们国家,超过半数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而70%以上的直肠癌属于中低位,肛门指检都可以发现。


  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最有效手段。肠镜检查不仅可清晰地检查整个大肠,并且可在发现病变时可直接钳夹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利于早期及微小结直肠癌的发现与确诊。

官方网址:m.bstyy.

1
查看完整版本: 肠道息肉是怎么一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