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归属中医虚劳(虚证)的范畴,是体质虚弱(体虚)比较常见的四种类型之一。那么,中医所说的阴虚,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
阴虚是怎么回事?
阴虚,也即阴液的不足,体内精血津液等物质的亏少。精血津液均归属于物质,在阴阳的属性划分中均归属于阴。
(1)精血津液对身体是有滋润、濡养作用的。当阴虚时,这种滋润濡养作用就会减弱,从而表现出津(精)亏血少,干燥不润,口干舌燥,舌红少津或少苔等症状。
(2)中医认为,正常情况下,阴阳互根互用,相互滋生,相互制约,处于动态的平衡当中,就如同天平一样(阴阳各属一端)。当阴虚时,阴阳的这种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天平的就会倾斜于阳的一端。一方面对阳的一方就会出现克制不足,而表现为以阳热之气相对偏旺的虚热症状。另一方面,由于天平倾斜于阳的一端,表明阳的一端要相对偏多一些,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是以阳为主的。而阳主升发,主热,主火,所以阴虚时身体会表现出来一派热象。这种热象为阴虚所致,这种症状也常被称为虚热,即阴虚火旺、阴虚内热等。
综上所述,阴虚证是指由于阴液不足(体内精血津液等阴液亏少),不能滋润、濡养(或滋润濡养作用减退),不能制阳则阳热之气相对偏旺而生内热,表现为一派虚热、干燥不润、虚热内扰的证候。
阴虚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1、热病之后或久病日久,耗伤阴液。
2、长期情志不舒,郁久化热,火邪内生,久而伤及阴液。
3、不注意节制房事,房劳过度,耗伤阴精。
4、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耗伤阴精。
5、过多的服用温热、燥热之品,使体内阴液耗伤等。
阴虚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阴虚,不能制约阳气的升发,阳热之气相对偏旺而生内热。阴虚生内热,虚热内扰,则会出现心情烦躁,心胸烦热,手脚心发热,午后潮热,骨蒸潮热等症状;虚热又易逼迫津液外泄,而出现盗汗(晚上睡觉出汗)症状;阴虚,阴液亏少,体内津液亏乏,机体就会失却濡润、滋养,而出现咽干口燥,干咳少痰,尿*便干,女性还会出现月经量少、闭经等;阴虚火旺,耗津伤液,而出现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象细弱,跳动比较快。
综上所述,阴虚的常见症状可概括为心情烦躁,手脚心发热,潮热盗汗,咽干口燥,大便干结,尿少色*,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象细数。
因此,要想正确判断自己是否属于阴虚证候,需要结合具体病因及身体所表现的相关症状来综合分析辨证的,必要时可以在中医指导下进行。
猜你喜欢看
天天肠鸣腹泻不消化,是脾虚了,十年的旧疾,2个步骤可调理失眠的“真凶”找到了,脾虚占1个,1味中药,健脾助眠、温补肾阳1个方子4个药,解除脾胃阳虚,效果确切最无聊的小游戏,越玩越上瘾,还停不下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饭后恶心的原因有很多,孕妇恶心是正常的,但家里的男性出现问饭后想吐的症状,这个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吃多的表现吗?恶心的原因是什么?
饭后恶心的原因
1、感冒
如果是胃肠型的感冒就容易引起恶心想吐,也就是是感冒引起的肠胃不适,胃口不好,东西吃少了,胃酸分泌多了,就会感觉恶心,想吐。不仅在饭后容易出现有恶心症状,在患病期间经常会时不时的出现有这种症状。
2、肠躁症
有的人在吃早餐时也会想吐,但吃完后就会好一点。肠燥症病人的典型表现就是排便的困难,正因如此,积蓄在胃肠道的食物会越来越多,于是患者会感到很难受,觉得恶心,想吐。因此,患有肠燥症的患者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多吃些富含有粗纤维的食物。
3、胃病
其实恶心是一种主观感觉,是想将胃内容物经口吐出,通常是呕吐的前驱症状,这种感觉主要是在咽喉部和上腹部。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等都容易引起呕吐是指胃内容物经过食道从口中排除的现象。
当某些刺激性事物经入胃内时,人体就可以通过呕吐将这些物质排除,对人体产生保护作用。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因为胃病引起的呕吐通常先会出现恶心。
如果都不是以上原因的话,那么引起您吃完饭后恶心想吐的原因就另当别论了,医院做个详细的检查。那么饭后做什么最有益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饭后做什么最有益
1、饭后摩腹
饭后以热手轻轻摩腹,手法从上至下,从左到右,或以顺时针方向,用手掌环转推摩,能促进腹腔内血液循环,加强胃肠消化功能。
2、饭后缓行
饭后缓步行,对食物消化和人体的休息极为有利。什么是缓行?通俗点讲就是散步,更通俗地讲就是慢慢走,这个就不用教了吧?
3、饭后赏乐
柔和轻快的音乐,可以作为一种良性刺激而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食后欣赏轻柔明快、美妙动人的音乐,对人体大有裨益。
4、饭后漱口
饭后漱口,可保持口腔湿润度并能清洁固齿,可刺激舌上味蕾,增强味觉功能,还可有效地防治口腔及牙齿的疾病。保护好口腔和牙齿,有益于增进食欲和帮助消化吸收,如此,老年人就会感觉吃得香、身体好,就能健康长寿。
饭后胃胀恶心是什么原因?
第一
稍吃辛辣油腻、生冷食物、饮酒,或一进餐即会腹泻,有的在腹泻时或腹泻前伴有腹痛、肠鸣,腹泻后腹痛感会减轻,则可能是肠道功能紊乱。
第二
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嗳气但不反酸,肠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中老年人要考虑到急性肠炎、慢性肠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肠炎、肠下垂。
第三
进食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疼痛感,且时轻时重者。这往往提示患者可能有食管炎、食管憩室或食管早期癌。
第四
饭后后出现泛酸、烧心、嗳气、胸骨后痛(平卧或身体前屈或腹压增加时更明显),要考虑肠食管反流病。
第五
饭后上腹痛,或有恶心、呕吐、积食感。症状持续多年,常在秋季发作,疼痛可能有节律xing,如受凉、生气,或吃了刺激性食物后诱发,可能是急性肠炎。
总结:饭后恶心人群要注意了,医院进行诊疗一下,以免真是因疾病会越托越大的。
分享方法:点击文章右上方的或→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