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痉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傅传刚国际肛肠外科领域的ldquo中
TUhjnbcbe - 2021/3/2 15:32:00

傅传刚小传: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同济医院普外科主任、胃肠肛肠外科主任。擅长结直肠癌的诊断、传统开腹与3D腹腔镜微创手术以及综合治疗,尤其在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方面成绩卓越,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在国际上首创“直肠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吻合器切除吻合术(PISTA)”,3D腹腔镜直肠癌、乙状结肠癌腹部无切口切除术等,使直肠乙状结肠癌、家族性息肉病、直肠弥漫性腺瘤、直肠弥漫性血管瘤等手术不仅更加微创,术后快速康复,而且保肛率明显提高,绝大多数患者避免做永久性人工肛门,术后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另外在结肠镜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通过结肠镜对大肠息肉等良性病变和早期肠癌进行黏膜切除术(EMR)和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扩张等微创治疗,使大多数大肠早期病变患者避免进行开腹手术。是国内PPH手术治疗重度环状脱垂痔的开拓者之一;在慢性顽固性便秘、直肠脱垂等疾病的诊治方面有较深的造诣。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荣誉委员,俄罗斯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荣誉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肛肠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学会消化道外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分会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结合医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前副主委),上海市普外专业委员会大肠肛门病学组顾问(前任组长),中国抗癌学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结直肠肿瘤质控专家委员会常委。兼任美国《DiseaseofColonRectum》、意大利《TechniquesinColoproctology》、《中华结直肠疾病杂志电子版》副总主编、《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副主编等。发表中英文论文余篇,主编主译参编专著10部。近五年内应邀在美国、日本、巴西、俄罗斯等大型国际会议会议演讲20余次。

翻看傅传刚今年上半年的出行安排,满满当当,令人惊叹——

2月6日,葡萄牙,Braga医学院冬季结直肠会议;

3月8日,日本大阪医科大学访学;

4月12日,台湾大学医学院交流;

5月17日,北京,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年会;

6月3日,克利夫兰,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年会;

6月7日,莫斯科,第十二届俄罗斯结直肠外科年会;

……

年近花甲之年的傅传刚,每周手术量保持两位数以上,周末几乎无休、国内国外各地跑,累不累?他吃得消么?如此“折腾”又是为了啥?

山东汉、赤子情、名*医

年9月,傅传刚出生在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一个普通家庭。19岁那年,他以烟台二中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全国重点大学第二*医大学(现海**医大学),成为当地十里八乡的“励志偶像”。

繁华的上海滩、严格的*校生活、浩瀚的医学知识给少不更事的傅传刚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同时也给他提供了一个找到差距,迎头赶上的窗口。

当同学们外出逛街游玩时,他背上*用挎包,塞上两个馒头,一头扎进图书馆,直至管理员告诉他要闭馆了才走;当体能训练结束时,他又折回操场绑上沙袋继续跑上10圈;当熄灯哨响起时,他偷偷地来到拐角处的楼梯口,对着收音机的英文节目苦练口语……

凭着这股坚韧与吃苦精神,傅传刚成功实现“逆袭”:第一个担任学生骨干的非战士考生、第一批入*的青年学员,最终以优秀成绩毕业医院。

年,傅传刚成功考取我国知名医学专家仲剑平教授的研究生,成为我*首批硕博连读的高材生。年,全国掀起一股出国热潮。当时在国内,医学博士寥若辰星,对他们而言饭碗不成问题,区别的是“金饭碗”还“搪瓷碗”,出国继续深造和留在前途广、效益好的科室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同年7月,博士毕业生傅传刚留在医院炸开了锅。

“凭他的能力和素质,好的科室那么多,随便挑。”

“又高又帅的他,怎么去了又脏又臭的肛肠外科?”

在一片质疑声中,傅传刚默默地选择了被人嫌弃甚至鄙视的肛肠外科作为终身职业。傅传刚说,为了个人前途发展,他完全可以选择肝胆外科、血管外科等科室,但为了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他宁愿选择不起眼的冷门学科,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患者接受优质的诊治,才是一名医生应有的家国情怀。

年9月,为了学习先进的肛肠技术,争做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傅传刚东渡日本,师从世界著名大肠癌专家、医院第一外科武藤澈一郎教授。求学期间,为了节约开支,他每天坚持骑车2小时医院,曾有凌晨1点回去被当地警察盘问了半天,误以为是“打黑工”的经历,这种“苦行僧”的生活令许多进修生感到差异与敬佩。短短19个月内,傅传刚先后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的一流杂志上连发5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并获得日本首届国际结直肠胃肠道肿瘤学术大会的“青年研究者奖”,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

1
查看完整版本: 傅传刚国际肛肠外科领域的ldquo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