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美国·特鲁多医生
实习生活
啦啦啦,各位小伙伴,好久不见!我又回来了!自实习周记从上篇起改为两周一记以来,我们就不像往常一样每周末见面了。引用著名演员冯巩的春晚经典语录就是:“我想死你们了!”这两周,实习列车在肛肠外科行驶。我们学校的实习法则是“胃肠外科、肛肠外科”择其一,而我是被分到肛肠外科这个有趣的科室!说其有趣,必有道理。嘿嘿!走进住院部2号楼1楼肛肠外科,一阵清香飘来,什么气味?当然是“菊花”飘香啦!提到肛肠外科,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掏粪科”,那肛肠科医生自然而然就相当于“掏粪工”了。不知大家是否知晓活跃于荧屏的00后组合“TFBOYS”?在我心中,肛肠外科医生简直就是“TFBOYS”的升级版“TFMEN”,绝对是更强组合!医院新入职不久的医生们,虽然年轻,但干起活来却很老练,医院实习体会颇深!我的带教老师——陈志玉师兄也是如此。我们组的上级是邓俊晖主任,由于去年见习的理论授课,医院的明星——“惠州最美青年医师”称号获得者!所以我对这位主任也是一点都不陌生!肛肠外科的教学活动精彩纷呈,每周2课成了铁打不动的条例,无形中形成的规矩时刻鞭策着师生们共同学习。不得不感慨,肛肠外科教学秘书杨家君老师绝对是教秘中的战斗机!记得我入科时杨老师曾详细告知科室教学活动的相关安排,纵使在我入科第二天他便被分派到急诊“支援”,科室里却还常惊现他的身影,教学活动更是风雨不改地进行!这是他让我最敬佩的闪光点!讲课也很有一套,反正我是常常盼着听他的课!说得大家心痒痒了吧,下面就来点干货吧!来肛肠外科就诊的大多数患者都免不了“肛门直肠指检”,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部!当然了,来肛肠外科实习的我也逃不了给患者做“肛门直肠指检”!这不,杨家君老师在我入科的第一天便率先带领我到换药室给患者做了一次肛门直肠指检,这对我来说可谓是意义重大,毕竟是人生第一次!该患者诊断为“复杂性肛瘘”,老师为我们示教了“外口、内口、瘘管(硬性条索)”等复杂性肛瘘的特有体征。让我对复杂性肛瘘有了一定的直观了解。
为了让我们对“肛门直肠指检”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杨家君老师特就此开讲啦!直肠指检就是医生用一个手指头伸进患者的肛门,是检查疾病的一种简便易行却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可能大家会说做个肠镜不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做难为情的肛门直肠指检呢?原因很简单:肠镜固然重要,但直肠指检不需任何辅助设备,在门诊即可完成,能早期发现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做进一步诊治,而肠镜需要预约……时间太久!说到体格检查,学医人士大多会条件反射般的想到视触叩听。慢住!肛门直肠指检哪来的叩听?!只有视触好嘛!莫非“听”指的是听听肛门有无排气?哈哈!娱乐一下,您可千万别当真!视诊:先检查肛门缘周围皮肤,如有红肿、压痛、硬块,常提示有肛周脓肿;前后正中处有触痛,常提示可能有肛裂,可进一步查看肛门是否有肛管裂口;肛门缘外有溃破口并伴皮下有条索状物通向肛内,常为肛瘘。触诊:所触及肠壁是否光滑,有无肿物。若有,则需描述肿物的位置、大小、大体形态、质地、占肠壁周径的范围、基底部活动度、下缘到肛缘的距离、指套退出有无血染、血染的颜色等。便血颜色的鉴别诊断:痔疮出血通常为便后滴鲜红色血,大便表面带血;而直肠肿瘤常为暗红色伴有粘液,大便夹杂血液。痔的治疗原则:无症状的痔无须治疗;有症状的痔应给予治疗。治疗目的重在减轻、消除主要症状,而非根治。解除痔的症状较改变痔的大小更有意义,应作为治疗效果的标准。“肛门指直肠检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重要的肛肠科检查方法,因许多肛管直肠疾患仅凭肛门指检即可早期发现,如80%的直肠癌可在肛门指检时被发现。值得注意的是,直肠癌延误诊断的病例中约85%是由于未作肛门指检,有的甚至丧失了手术时机,这是值得医患双方重视和警惕的(引用于网络)”。既然肛门直肠指检的意义如此之大,各位小伙伴就不要羞涩啦!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健康王道嘛!
除了“肛门直肠指检”小讲课,还有“教学病例讨论”大礼包。课后做好准备,期待“大礼包”开封!病例讨论依然由杨家君老师主持,围绕着“便血查因”展开。不得不说,我入科第一周科室实习生人数简直爆棚啊!为何我要强调“第一周”?往下看你就知道。在座的各位都逃不了教秘的“魔咒”——轮番轰炸,只为让全员齐参与,人多力量大,以碰撞出思维火花。由于去年见习时期受呼吸内科钟浩海老师的影响,我的思维变得“放荡不羁爱自由”,把“便血的鉴别诊断”以“上消化道疾病、下消化道疾病和全身性疾病”为主线系统地说了一遍,可见影响多么深远,万分感激。事实上,结合该患者情况,最需要鉴别的疾病应是溃疡性结肠炎、内痔。需要完善哪些检查?对于选择盆腔增强CT还是MR?大家就各抒己见了。“对于指导下消化道肿瘤的T分期,盆腔MR可能较CT更有优势;对于判断有无肿大淋巴结,CT与MR则相当……”老师揭秘道。“治疗”总是压轴登场,杨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管床医生,对于此患者,你是选择[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术后化疗]?”这倒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但却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让我不禁想起了前不久在肿瘤内科实习出科前欧阳老师为我讲解结直肠癌最新诊治指南时曾提到过此问题。至于答案,我就不详说了,留给大家思考吧!
第二周,科室较上周冷清了许多。不是病人少了,而是除我之外的那一群实习生都出科了!科室就剩下我一个实习生,但也并不感觉空虚寂寞冷!因为虽然只剩1个规培生+1个实习生,教学活动依旧雷打不动地进行。*玉宝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直肠肛管解剖”小讲课,肛管直肠解剖结构的辨别、外科学肛管和解剖学肛管的定义、肛瘘的Goodsall法则、肛门外括约肌深/浅/皮下部的各自功能……感觉像是把我们带回了大一时代,温故竟真能知新!你以为我所谓的丰富教学活动就这么结束了?太天真啦!出科这么圣神的时刻当然得有一点仪式感嘛,出科大礼包——教学查房来袭!周五上午,杨家君老师再次回归,查房对象是一位结肠癌术后患者,查房主要围绕“结肠癌术后治疗”展开。任何教学活动都应以不给患者造成额外的躯体不适/心理负担为前提,杨老师以身作则为我们展现了一名医者的基本素养(将敏感词语用特殊用语替代)。手术切口分类、术后并发症、如何及时发现并发症、术后进食时机、术后预防性抗感染何时停用抗生素、术后补液、术后是否行辅助放疗/化疗……注重传帮带,讲课实力派!说得正是杨家君医生!
记得我入科时教秘曾说,实习2周内要求至少做3次肛门直肠指检。本以为难以企及,结果我在陈志玉师兄的指导下收了n个病人+写了n份入院记录+首记+出院小结,不知不觉中做了10+次肛门直肠指检,还换了好几次药。“菊花科”医生也不容易,不是在病房就是在手术室,要不就是在去手术室的路上。印象深刻的是教师节那天主任和师兄们上手术做到凌晨3点!这不就是在以实际行动展现教师风范吗?邓主任每日查房做的最多的就是检查患者术后愈合情况,并反复指导患者如何保持手术野清洁,简直就是superTFman(自己乱创词汇)!感谢各位老师的教导!肛肠外科实习出科啦!接下来数月,“医路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