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马上就要来了,走亲访友,觥筹交错,免不了会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便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那么便秘的原因、治疗等面您了解吗,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讲一讲便秘。
便秘的定义便秘表现为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或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包括排便量少、干结、排便费时和费力、排便不尽感,甚至需要用手法帮助排便。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或长期无便意。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便秘外科诊治指南)
原因引起便秘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
1饮食因素
若饮食无节制,过食肥甘厚味可导致胃肠积热,耗伤津液,肠道干涩失润,粪质干燥,难于排出;
恣食生冷,导致阴寒内盛,凝滞胃肠,传导失常,糟粕不行;
一部分人喜吃低渣精细的食物,或少数病人图方便省事,饮食简单,缺粗纤维,使粪便体积缩小,黏滞度增加,在肠内运动减慢,水分过度吸收而致便秘。
2没有良好的排便习惯
很多人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常常忽视正常的便意,致使排便反射受到抑制而引起便秘。
3久坐不动
当今大部分人由于工作原因需要久坐,久坐少动,则气机不利,可导致腑气郁滞,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不得下行,或欲便不出,或出而不畅,或大便干结
4滥用泻药由于长期使用泻剂,尤其是刺激性泻剂,造成肠道黏膜神经的损害,降低肠道肌肉张力,反而导致严重便秘。
5节食减肥等盲目节食减肥,会使人体内的纤维素和碳水化合物大量减少,缺乏足够的食物残渣,就容易形成宿便,长期节食更容易引发便秘
另外便秘外科诊治指南()中将便秘的病因分为:
1.结直肠外因素:
(1)胃肠运动控制中枢:长期抑制便意、精神病、抑郁症、神经性厌食、认知障碍或痴呆;脑出血、占位、外伤。
(2)神经传导: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的传入、传出神经支配异常。
2.结直肠因素:
(1)壁内神经传导:先天性巨结肠、特发性巨结肠、巨直肠。(2)肠神经系统:慢传输型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3)终末效应器:药物:如可待因、吗啡、抗抑郁剂、抗胆碱能制剂等;局部排便感受器缺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垂体功能低下、嗜铬细胞瘤、尿*症、慢性肾病等;离子通道拮抗剂、激动剂。(4)肌肉组织:假性肠梗阻、肛裂、肛管或直肠狭窄、老年、内括约肌失迟缓、盆底痉挛综合征、耻骨直肠肌肥厚、皮肌炎等。(5)间质组织:硬皮病、淀粉样变性、系统性硬化病等。(6)黏膜层:炎性肠病、泻剂结肠、直肠黏膜内脱垂。(7)直肠形态改变:直肠全层内脱垂、直肠前突。
3.结直肠内因素:
(1)黏膜表层:肠炎、伪膜性肠炎。
(2)腔内: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环境改变、肠道菌群失调;结肠崩解的药物。
治疗(一)非手术治疗
1.运动:
增加体力活动可部分改善便秘患者的症状,避免久坐,适当活动锻炼,增加肠蠕动。
2.饮食:
便秘患者增加更多的水和食物中纤维素的摄入,是最基础治疗,应多吃含粗纤维的粮食和蔬菜、瓜果、豆类食物,多饮水,每日至少饮水ml,尤其是每日晨起或饭前饮一杯温开水,可有效预防便秘。。不过膳食纤维对于改善轻度至中度便秘是有效的,但对于严重便秘效果不明显。
3.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h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
4.药物治疗:
①西药治疗
首选容积性泻剂,如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等。治疗便秘的泻药有很多,常用的泻药可分为润滑性泻药、容积性泻药、刺激性泻药(接触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大便软化剂等几种,能增加肠内水分,促进蠕动,软化粪便或润滑肠道促进排便,但泻药不可多用久用,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②中药治疗
中医将便秘分为实秘和虚秘,其中实秘包括热秘、气秘、冷秘。虚秘包括气虚秘、血虚秘、阴虚秘、阳虚秘。根据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方药。
5.生物电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生物行为疗法,主要用于功能性排便障碍中的不协调性排便和大便失禁,也用于治疗其他类型的功能性便秘,如肛门痉挛、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直肠肛门抑制反射消失、直肠感觉缺陷、大便失禁、STC、孤立性直肠溃疡等。
6.心理治疗:
功能性便秘与抑郁型和焦虑型心理障碍有密切关系,应强调精神心理治疗的重要性,对于伴有明显抑郁、焦虑和睡眠障碍的患者,需要选择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
7.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结合骶神经电刺激对便秘的治疗也有很好的疗效。
(二)外科治疗
针对经过非手术治疗后收效不大、经便秘特殊检查显示有明显异常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应慎重掌握手术适应证,针对病变选择相应的手术,如有多种病变同时存在时,应手术解决引起便秘的主要病变,但也同时解决次要的续发病变。术前需进行预测疗效,应注意有无严重的心理障碍,有无结肠以外的消化道异常。
研究表明蹲便比坐便更容易排便,很多人发现采用半蹲位对排便可以有所帮助。半蹲在便池前,放松双脚,保持双脚和双膝分开间约30厘米,身体前倾,放松肘关节,置于大腿上。尽量放松。实在家中没有蹲坑的可以在座便器前放置一个高约10厘米的小板凳,将脚放置在板凳上。
专家介绍辛学知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医院肛肠科主任、医院院长
中华预防医学会肛肠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盆底疾病协会常务理事,世中联盆底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肛肠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肛肠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访问学者,TST专家组委员,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病,微创治疗内外痔、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等肛肠常见疾病;在肛肠科的疑难病症上也具我省的领先水平,在全国率先采用骶神经电刺激治疗顽固性便秘及盆底功能性疾病;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对溃疡性结直肠炎,克隆氏病、肠易激综合症、肠道息肉、肿瘤等疑难杂病有独到的见解和治疗体会。
门诊时间:每周一全天(门诊楼2楼5号诊室)
其余时间可至病房(医院2楼肛肠1科)就诊
济南市经十路号医院(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