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痉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胃肠息肉癌前病变此言差矣
TUhjnbcbe - 2021/2/20 17:33:00

随着消化内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胃肠镜检查发现,“诶,我的内镜报告上提示胃肠息肉,这不会是个肿瘤吧,我还能活多久?”做个病理结果还得等一周,在这一周的煎熬时刻,上网一查,心更是凉了半截,整天担惊受怕,寝食难安,所以息肉到底是个啥?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赘生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黏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错构瘤、腺瘤及其他肿瘤等。通俗来说,就是多长了一块小东西在你的身体上,在胃肠道上的就叫胃肠息肉。

其实息肉也分很多类型,只有腺瘤性息肉才是可能发展成癌症的癌前病变。在发生恶变之前,这类腺瘤性息肉可以在胃肠道中潜伏长达5~20年不等,而腺瘤性息肉又分为管状型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其癌变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如果发现了这三种息肉,那是必须要切除的。如果将其余类型的息肉都归于癌前病变的息肉,那可有点冤枉了,比如炎性息肉,根本原因就是炎症,因炎性反应,黏膜水肿而生,只要积极治疗原发病,炎症刺激消除后,息肉可自行消失。而增生性息肉和黏膜肥大性赘生物都属于增生性的,基本没有癌变的风险。

目前处理胃肠息肉最主要的策略就是内镜下切除。而切完之后也不是完全不用管了,息肉切除后还是要定期做内镜检查的。有研究表明,对于腺瘤来源的大肠癌,息肉切除后定期肠镜随访能降低88%的大肠癌发病率。所以,为保持胃肠道无息肉状态,防止胃肠道肿瘤的发生,息肉切除后6-12月内进行内镜随访是很有必要的。若再次发现息肉,可按照查出的息肉情况重新确定治疗方案。

因此,即使查出胃肠息肉也不必太过担心,现代医疗手段对于息肉还是足够强大的。对于息肉,该切除切除,该治疗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规律的生活作息,积极的治疗,是可以祛除息肉可能带来的种种隐患。

级脾胃专业硕士研究生艾宜婧

指导老师钟超

编辑:钟世芳审核:沈德森

01

肺部发现结节一定是肺癌么?关于肺结节的那些事儿

02

膏方防治慢性咳喘病有哪些优势?

03

吃剩菜吃出胃癌?——冰箱里的“杀人凶手”

04

助你摆脱哮喘、易感冒等困扰(益气温阳护卫膏)

点个“在看”,小可爱永远18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胃肠息肉癌前病变此言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