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血液净化——人体健康与微循环
循环障碍时,在体内可出现微循环功能障碍、微血流紊乱、微血管管壁损伤、微血管压力异常,和微血管周围的改变等一系列病理现象,见表1。
在临床实验中,一个有经验的医师也有一些办法鉴别组织灌流情况,见表2。
表1微循环障碍的主要表现
发生在微循环水平上的血管和血流的形态异常和功能紊乱称为微循环障碍。微循环障碍可导致组织血液营养性灌流明显减少,引起一系列缺血、缺氧性病变,和再灌性损伤,严重时甚至造成脏器功能不全和衰竭。表1
检查项目
灌流好
灌流差
微循环和一般循环比较,具有5个特点,认识了这些特点才能初步了解微循环。
目前医学研究,人的衰老、生病都与微循环功能障碍有关这是比较公认的学说。那么微循环障碍会起哪些疾病呢?
老年病:由于微循环障碍引发多种困扰老年人的一些常见病,如脑供血不足引起的脑萎缩、老年痴呆、中风、高血压、冠心病、肩周炎、骨刺形成骨质疏松等症。
微循环的基本功能
1.运输和进行物质交换
病人会出现各种神经症状,甚至昏迷和机体死亡。
2.沟通全身各组织细胞
3.保证血流量
微循环障碍引起的常见疾病
神经系统:多梦、失眠、头痛、记忆力不好,重者发生中风瘫痪。
循环系统:胸闷、心慌、心律不齐、心绞痛,重者可发生心肌梗塞,长期微动脉收缩可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
呼吸系统: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哮喘,严重出现青紫发绀、呼吸骤停,甚至导致肺心病。
消化系统:面*肌瘦、腹泻、便秘及老年肠道缺血症等等。
泌尿系统:腰痛、腰酸、蛋白尿、血管收缩引起肾性高血压。
运动系统:全身酸软无力、麻木、疼痛或发生关节炎等,严重可残废;脉管炎,静脉炎、静脉曲张,严重发展引起跛行,刀割样疼痛,溃烂最后导致截肢。
生殖系统:女性月经不调、不孕症,盆腔炎;男性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男性不育症等。
代谢疾病:糖尿病、高粘血症、高脂血症、高凝血症。
皮肤:可出现瘀斑、*褐斑、老年斑以及手足麻木,皮肤出现蚁走感或其它异常感觉。
微循环正常与否决定着人体细胞正常的代谢和功能,微循环的紊乱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一点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心脏病与微循环
冠心病与微循环
高血压与微循环
高血压这一名词几乎像日常用语那样为人们所熟知,如果问起高血压的确切定义是什么,可能知道的就不多了;它的定义也确实难下,因为在正常和高血压之间没有一个明显的分界线,而且性别、年龄、种族的不同,血压也有差异。在了解高血压之前,首先让我们看一看什么是血压。血压是指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就是压强,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表示。按照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压强以帕(Pa)表示,1毫米汞柱相当于0.千帕(kPa)。血压是怎样产生的呢?心脏收缩时,血液由心脏射入主动脉,使主动脉中血量突然增加,产生压力。压力的一部分推动血流,另一部分向侧面压迫血管壁,使它扩张,这就是血压。血压大约在心室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这时测得的血压叫收缩压,也叫“高压”;心脏收缩后随即舒张,不再射血,血压仅靠血管壁的弹性回缩力继续向前流动,这种回缩力必然逐渐减小,动脉压下降,在心脏舒张末期,也就是心脏再次收缩之前,血压最低,这时测得的血压叫舒张压,也叫“低压”。高血压病人的甲襞毛细血管压明显高于正常人,说明微循环阻力增高,这可以导致血液流速变慢。高血压病可有血管反应性和运动性改变,其微循环改变是细动脉、毛细血管的管径缩小,微血管的兴奋性亢进。脑血栓是脑血栓形成的简称,它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临床类型,约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的70%~80%。脑血栓一般多见于中年以上和老年人,60岁以上有脑动脉硬化、高血脂症和糖尿病病人最容易发生。脑血栓是指由于脑动脉病变,使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所引起的脑梗塞。引起脑血栓的脑动脉病变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前一章节我们讲过的冠心病也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由此可见,这两种病的发病原因是一样的,都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如果是发生在心脏的冠状动脉,就容易引起冠心病;发生在脑动脉,就容易引起脑血栓。虽然病变发生在局部,但它可以看着是全身疾病在局部的反应,因为病人的甲嬖微循环可见到异常。脑血栓病人甲嬖微循环与正常人相比,多表现为血色暗红,血流呈粒流或粒缓流,管袢不清晰,多呈8字型、尖型、扭绞、弯曲等,花边、支生、乳头状也可见到,管袢变短、变窄,异型管袢50%以上,输入支直径增大,男性输出支直径变小,输入输出支直径比值变小,血流减慢。不同病程脑血栓病人的甲嬖微循环管袢形状受病程长短的影响,病程在两年以内的患者管袢形状优于两年以上的患者。球结膜微循环是来自于颈内动脉在颅内的分支,球结膜微循环的改变和脑的微循环的改变有密切关系;因此,常以球结膜微循环改变作为估价脑血流量的客观指标。研究表明,脑梗塞病人球结膜微循环障碍极为明显。脑梗塞患者球结膜微循环的微血管明显减少,且有缺血区,大部分管径有改变,细动脉或细静脉粗细不等,边缘不齐,有微血管瘤,红细胞聚集,血流呈粒缓流,毛细血管中可见白色微血栓。脑梗塞患者还可见眼底血管痉挛迂曲,动脉变细、反光增强。多数患者的甲嬖微循环管袢模糊,颜色苍白,袢长明显缩短,部分有管袢迂曲、扭转,微血流受阻。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已成为中老年人多发病之一,是目前老年人痴呆的一种常见形式,其临床的突出表现是进行性痴呆并伴有长期高血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主要病变在大脑白质,尤其是脑室周围的深部白质。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由于在长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导致的大脑深部白质慢性进行性血液循环障碍,最终引起的缺血性神经纤维脱髓鞘性改变。研究发现,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甲嬖、球结膜微循环在血管形态、血液流态、管周状态方面存在明显异常,而球结膜微循环的变化更能反应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病情变化。因此,设法改善微循环对于组织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病情进展和推迟某些痴呆症状的发生可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而球结膜为虚幻的检查对于分析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病情,选择治疗原则、观察疗效、估计预后将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改善微循环的有效疗法
中国人民医院(医院)高干病房利用世界上先进的血液净化疗法来改善微循环,治疗多种疾病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治疗原理如下:在静脉建立全封闭通道,将血液引出至高速离心设备,根据血液成分比重的不同,在不同的转速下将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胆固醇、大脂肪颗粒、微聚体、重金属等垃圾成分排出体外,净化好干净的血液再回输到人体中。1、血液净化如何祛除病理性血浆物质有哪些?
进入血浆里的*物、有害药物,溶血产生的游离血红蛋白,病理释入血浆的自身抗体、循环免疫复合物、异常球蛋白、胆红素、酶、血脂、尿素氮、肌酐、血钾、血钙等。迅速解除或减轻病理损害,再通过血液净化恢复正常的血浆功能,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赢得救治时间。
2、通常,血液净化1个患者的血浆容量,病理性血浆物质的去除率可达约65%,2个血浆容量循环可达约85%,3个可达约95%。一般做完一个疗程效果就非常好。
3、血液净化在难治性疾病方面具有难以想象的作用。尽管其不是病因治疗,但它作为一种免疫调节或形象的比喻相当于“免疫外科切除”的治疗手段,在综合治疗涉及免疫介导的许多疾病时疗效显著,它能使症状迅速缓解,特别是一些难治之症有望安全度过危重期。
4、治疗性血液净化适应症有哪些?
血液净化治疗已用于临床治疗几十年,80多类疾病,一百七八十种疾病。常见的病例有:
①神经系统疾病: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神经根炎等;
②肾脏疾病:狼疮性肾炎、新月体肾炎、溶血性尿*综合征、免疫性肾病、脂蛋白肾病等;
③皮肤病:银屑病、大疱性类天疱疮等;
④眼科疾病:甲亢恶性突眼症、老年*斑变形等;
⑤心血管疾病:严重的高脂血症、遗传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周围动脉闭塞疾病、扩张型心肌病等;
⑥肝脏疾病:重症肝炎、严重肝衰竭、免疫性肝炎等;
⑦风湿性疾病:SLE、进行性系统性硬化、多发性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
⑧血液系统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期母儿血型不合时导致的溶血病、冷球8蛋白血症、巨球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贫血、免疫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高黏血综合征。
医院可以开展此项业务:
1、中国人民医院(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