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篇文章,我们重点介绍了胃肠肿瘤的危险因素及与之相关的不良生活习惯,很多朋友看完之前几期后都问了我相同的问题:
“不良生活习惯已经持续很久了
危险因素也接触了很多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
已经罹患肿瘤或者癌前病变
怎么样的症状会提示有大问题
”针对这些疑问,继续深入探讨,重点介绍胃肠肿瘤的早期症状与筛查,来解答大家的疑惑:
“其实,癌症绝非是绝症
早期的胃癌、结直肠癌
治愈率是非常高的
之所以很多人会认为
胃癌、结直肠癌意味着无药可救
是因为大多数患者一经诊断已经是进展期
而进展期的肿瘤治疗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胃肠肿瘤的早期发现,生与死亡的一线之隔
东亚做为胃癌高发地区
是全世界胃癌治疗的主战场
而中日韩三国则是东亚胃癌高发的主要战区
中国每年约有?例胃癌新发病例
约人死于胃癌
究其根本五年生存率非常低的
主要原因之一是80%以上的病例
在被诊断时已处于进展期阶段
同样做为胃癌高发地区的韩国和日本,由于实行了*府支持的胃癌早期筛检项目,早期胃癌诊断率已达到了惊人的50%以上,患者5年生存率更是升至64.6%和71.5%。
就结直肠癌来说
美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数据显示在-年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以每年4%
甚至更多的比率下降
年CDC报道的
结直肠癌发病率为40.0/10万人
在-年
结直肠癌的死亡率也降低了将近35%
据分析,这些数据的改善原因可能是通过筛查的普及提高了早诊率,从而导致治疗手段的进步。
尽管结直肠癌的总发病率有所降低,但美国癌症监测结直肠癌数据库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50岁以下人群的结直肠癌发病率较前升高,因此,结直肠癌筛查体检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胃癌症状:难以名状的腹痛和莫名其妙的消瘦
胃癌早期常无特异症状,甚至毫无症状
少数患者会出现腹部隐痛、恶心、呕吐等
非特异性症状
易与消化性溃疡混淆而被忽视
随着肿瘤的发展
影响胃功能时才出现较明显的症状
但此种症状亦非胃癌所特有
常与胃炎、溃疡病等胃慢性疾患相似
因此早期胃癌诊断率低
上腹部疼痛多呈钝痛、持续性、进食后加重并向腰背部等放散。若疼痛性质突然改变,呈刀割样锐痛并伴有腹胀、肌紧张及压痛反跳痛等,多提示出现肿瘤溃疡穿孔。位于胃底、贲门等胃上部的肿瘤还可存在进行性吞咽困难伴胸骨后疼痛及消化道反流等,而位于幽门部肿瘤或肿瘤较巨大存在梗阻时,可出现明显的梗阻症状,疼痛持续存在并间断加重伴痉挛。
当腹痛范围持续扩大则可能提示肿瘤进展超出胃壁并浸润周围组织、器官。进展期胃癌患者伴随疾病进展常常出现体重进行性下降、消瘦、贫血、乏力等,并可存在食欲明显减退,部分患者可出现厌油腻、反酸、嗳气、恶心及呕吐等,若存在大量呕吐宿食,多提示存在消化道明显梗阻。若呕吐物中混有血液或存在呕血、黑便等多提示肿瘤侵犯血管引起消化道出血,值得注意的是,当出血量较少时可仅仅出现便潜血阳性,只有当出血量较大时才表现为呕血及黑便。
此外,患者还可出现一些其他症状,诸如腹泻、发热等。
结直肠癌症状:便血,难隐之殇
对于结直肠癌,早期同样没有明显的症状
主要表现包括便血、大便习惯和性状的改变
和腹痛腹胀,其中便血是最为重要的改变
往往容易与痔疮、肛裂及肛瘘等混淆
从而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直肠癌患者大便次数可明显增多,但是排便量可能并不多,甚至根本没有排便,只是排出一些粘液脓血样物质,排便之前往往非常急迫,而排便结束之后却有未排干净的感觉,称之为“里急后重”,此外也可能出现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的表现。如果肿瘤较大并凸向肠腔,可能引起肠道狭窄,排出的大便形状往往变细,也有可能不成形。
结直肠癌患者便血多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且往往是血便分离。只在出血量较多时,才可见大便呈棕红色、果酱样,有时会混有脓液样物质,称之为黏液脓血便。早期肿瘤患者便血可能并不明显,没有肉眼血便,只有在显微镜下才可能见到红细胞,即镜下血便,这也是肿瘤筛查的重要内容。痔疮往往是便后出血,而肛裂则是排便时出血便有剧烈疼痛。
结直肠癌便血之外还可能伴有其他表现诸如消瘦、腹泻、排便习惯改变及大便形状变化等,这些可以以资鉴别。
胃癌筛查
对于胃癌
最为简便的筛查方式就是肿瘤标志物了
胃肠道肿瘤标志物包括
CEA、CA-、CA72-4、CA-等
对胃癌的筛查、诊断及复发监测有一定的意义
但是其特异性较差
因此仅具有初步的提示作用
并不能够作为胃癌确诊
定性及分期的最终依据
虽然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意味着一定罹患胃癌,但是如果在最初步的常规体检中发现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则应以异常的标志物为导向,进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
方便快捷、无创无痛、无需麻醉、安全卫生
胃镜检查是最为重要的筛查手段,在胃癌的诊断中是必不可少的。内镜检查可以获得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可以说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同时,内镜检查可以对肿瘤的部位进行定位,对确定手术方式提供重要参考。活检是确诊胃癌的必要手段,依靠活检明确病理类型,早期胃癌胃镜结合活检确诊率可达95%。进展期胃癌可达90%。
此外,就胃癌筛查来说,目前已经有很多尖端技术可以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对于有胃癌家族史的朋友,可以进行CDH1分子水平基因检测,家系中18-40岁的无症状CDH1截短突变携带者,胃镜监测无意义,建议做预防性全胃切除。液态活检包括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DNA等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有望在未来成为胃癌筛查重要的标志物。
结直肠癌筛查
虽然目前有很多先进的检查技术
但是对于直肠癌来说
直肠指诊
仍然是最为简便且必须的早期筛查手段
通过直肠指诊发现指套表面带有黏液、脓液或血液,可以推断直肠肛门里有炎症或伴肿瘤组织破溃,当肿瘤距离肛门较近的时候,可以通过直肠指诊直接触及肿物,进而判断肿物的位置、大小及活动性等重要内容,大约80%的直肠癌及直肠息肉,可通过该检查而早期被发现。
结肠镜下病理活检是目前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根据患者年龄、粪便潜血检查结果、结直肠癌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筛选出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继而进行有目的的结肠镜筛查是较为可行的诊断策略。结肠镜筛查可显著降低平均风险人群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粪便检查目前在结直肠癌的筛查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包括最为简便的粪便潜血试验和目前较为超前的粪便DNA检测等。粪便潜血试验推荐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检测。粪便无创DNA检查是新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该方法检测粪便脱落的细胞中是否存在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的DNA改变,具有很好的前景。
对于胃肠道肿瘤,最为重要的就是早发现早治疗,其实癌症并非绝症,早期癌症治疗效果非常好,完全有希望实现彻底痊愈。除了通过症状自查外,肿瘤的筛查极为重要。
推荐大家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有效而全面的肿瘤筛查,为自己也是为家人,健康无价。
觉得文章不错,底部点一下“在看”↓↓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文章内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作为健康知识分享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