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问江阴”(
医院儿科医生告诉“问江阴”(
骨骼迅速生长。3~6岁的儿童,骨骼生长迅速,而四肢长骨周围的神经、肌腱等不能相应地增长。每当孩子剧烈活动后,会使附着于骨骼的肌肉、韧带组织受到牵拉而产生轻微的疼痛。
代谢产物堆积。小儿过度活动,或发育过程中组织代谢增物过多,不能迅速地排泄清除,如乳酸等物质会对局部肌肉产生刺激而引起疼痛。
肢体长骨血液循环旺盛。由于儿童的肢体不断增长,尤其是下肢长骨,其血液循环十分发达,新陈代谢旺盛,致使骨骼处的血管网经常处于轻度充血状态。于是,会出现膝关节及下肢的胀痛,但局部无红肿、热等炎症。
腿疼:由于生长痛的特殊原因,使得疼痛部位不固定,凡是属于下肢的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出现疼痛现象。而小腿肚、大腿、膝盖窝3个部位,是最容易出现生长痛的位置。
肚子疼:由于儿童期孩子生长发育快,机体的血液有时候会发生暂时的供给不足的情况,儿童肠道在暂时缺血的状态下,就容易出现肠痉挛性的收缩,从而引起腹痛。疼痛部位以肚脐周围的部位为主,有时候也会出现上腹疼痛。它会反复发作,每次疼痛的时间都不长,一般情况下痛感较轻,孩子很快就可以恢复精神状态,吃喝玩乐一切如常。
儿童生长痛是生长发育中的正常生理现象,不需要任何治疗。但平时应注意控制孩子的活动量,减少疲劳和紧张,保证每天有充分的睡眠时间。孩子一旦晚间出现下肢疼痛,只要用手轻轻按摩局部,稍稍活动肢体,以及进行心理上的抚慰,就能减轻疼痛,一般不需服用止痛剂。
但应该注意的是,也有不少疼痛,如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甚至骨肿瘤早期症状等,亦可表现为小儿肢体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