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宝都会有哭闹的现象,但是有些宝宝的哭闹让爸爸妈妈很不省心,甚至有点心力交瘁。他会比其他宝宝都爱哭,而且哭的时间还很长,这个时候家长就要警惕宝宝是不是肠绞痛了。
何为肠绞痛?
肠绞痛又叫婴儿肠痉挛,通常定义为连续1周或以上,每周超过3天,每天3小时以上的无法安抚的哭闹。多发生在生后2周到4个月的宝宝,表现为每天定点的(尤以傍晚和夜间居多)哭闹。
当然,宝宝的哭闹分为很多种,排除疾病,宝宝在不哭闹的时候,饮食、睡眠、生长发育一切正常的情况下,可考虑肠绞痛。
肠绞痛的宝宝的表现
新生儿肠绞痛常见的症状是宝宝会突发性尖叫,有时会呈现声嘶力竭的大哭,甚至哭到脸红脖子粗也不肯停下来。
有些新生儿还会有头部摇晃、全身拱直、呼吸略显急促的现象;同时腹部往往会有些鼓胀、两手掌会握拳、两脚则会伸直或弯曲,妈妈摸宝宝的小手小脚会感到发冷。
上面这些表现可以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之久,妈妈无论如何摇、抱、哄,往往都不太有用,要直到宝宝哭喊到筋疲力竭方才会停止。有时在宝宝排便或放屁后会稍有改善。此种病症在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不过最常发生在*昏或傍晚,每天几乎都发生在某一固定的时段。
什么原因引起宝宝肠绞痛呢?
目前考虑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
肠道发育不成熟,肠蠕动不协调;
肠胀气:宝宝吃奶、哭闹时吞入大量空气,导致肠胀气可引起腹痛;
某些食物的刺激。母乳喂养的妈妈食用咖啡、洋葱、牛奶等可能会导致宝宝肠绞痛;
喂奶过饱或者饥饿都会让宝宝不舒服;
有少数原因是宝宝对配方奶中的牛奶蛋白过敏;
怎样帮助宝宝减轻肠绞痛带来的不适?
1、腹部按摩消除胀气
如何来改善或治疗婴儿肠绞痛?由于只是四个月大前,宝宝的肠胃尚未成熟所致,所以大部分会自行改善并无需担心。不过如何熬过这非常时期以及对付这难缠的夜啼郎呢?由于肠胀气是最常见的症状,所以为消除胀气可作腹部按摩及在肚脐周围擦些婴儿用薄荷油或用温毛巾敷盖,以及改变婴儿的姿势来促进腹部空气之排出,通常放个屁后会舒服许多。
夜间哭闹厉害时,可将宝宝抱在腿上按摩宝宝的肚子;或贴身抱着紧贴住腹部,让其有些压力会降低肠蠕动,以及轻轻拍抚,都可增加安全感。
对于因便秘而肠胀气的宝宝,因为是新生儿所以只能喂食葡萄糖水(四个月以上可加婴儿果汁),若超过二至三天仍未解便,可用凡士林润滑过的棉棒或肛温计伸入肛门内刺激,也许会帮助排气及排便。
2、母乳喂养宝宝不易有肠绞痛
在婴儿饮食上,建议喝母奶。因为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可能会促使肠道不适应而加重肠绞痛症状,当然哺乳期宝妈也应注意不要摄取刺激性或易过敏性食物,如含咖啡因之饮料、牛奶及坚果类食物。需要使用特殊婴儿配方奶粉,此时可找儿科医师帮忙诊断,是否为牛奶蛋白过敏或是乳糖不耐症,来决定换何种适当的配方奶粉。
所以,有肠绞痛的宝宝,有时直接换减敏的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看是否会改善。建议改用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粉或者在喝奶前给宝宝补充乳糖酶产品,来缓解乳糖不耐的机会。
吉米熊乳糖酶膳食纤维微晶营养包:
1.针对6-36个月腹泻期宝宝食用;
2.每克含个单位的乳糖酶,帮助宝宝缓解乳糖不耐受问题,缓解便秘及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3.特别添加有助于宝宝肠道健康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水苏糖,帮助更好的分解乳糖促进营养吸收;
4.均衡营养,呵护成长,科学配比添加维生素A、D等多种宝宝所需营养素;
5.微晶包囊技术,粉质细腻易吸收;
3、6个月大后警报解除
肠绞痛依程度轻重不同,有的几个礼拜后就自然解除,但有的必须奋斗到六个月大,提醒家长,安抚宝宝时不要太过用力;以免造成婴儿摇晃症而脑部出血受损。
由于婴幼儿太小不会说话;无法表达不适症候,所以父母有责任在就医前,务必要细心观察腹痛持续的时间、疼痛的程度、喂食的状况、排便的型态及有无伴随其它症状(如发烧),以提供给医师作为诊断的重要参考。
最后针对宝宝哭闹时,如何使宝宝能安静下来呢?提供父母们参考:
喂奶时注意不要让宝宝吸入过多空气。
可频繁地增加拍背排气的次数。
试着少量多餐喂奶,牛奶的温度应适中。
轻柔按摩宝宝的腹部。
将宝宝放在摇篮或帮宝宝洗个温水澡。
抱宝宝到卧室外甚至户外走走,再不行就换个人照顾吧!至少轮替休息,别累坏大人,尤其是产妇。
到医院就诊的时候,最好能提供这些记录
记录宝宝哭闹的周期。什么时候出现哭闹?持续多长时间?宝宝哭闹前、中、后有哪些表现?
记录你安抚宝宝所做的措施。安抚宝宝的时候你做过哪些行为?有没有效果?
记录宝宝的饮食以及吃奶的时间表。宝宝吃了什么食物?多久吃一次?一次吃多少?体重增长情况怎么样?
很多宝宝都有肠绞痛的情况,爸爸妈妈无需过多担心。宝宝月龄比较小,病情发展快,家长不容易观察,所以宝宝出现难以安抚的哭闹、拒绝进食或宝宝体重不医院找儿科医生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