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向大家介绍了秋天容易碰上的呼吸道疾病,这一期,我们将继续向大家介绍秋天容易碰上的消化道、心血管、皮肤及关节炎的问题。
胃病复发由于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的适应性下降,在秋季冷空气的影响下,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容易发生痉挛性收缩,而且人们的食欲会变得旺盛,胃肠道负担加重,所以容易导致胃病复发。除了要注意保暖及尽量不好吃太多刺激性食物外,要注意合理膳食,定时定量,戒烟禁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可以吃些鱼片、豆腐、茭白等对抑制食欲有一定帮助的食物。
推荐一款具有滋阴养胃、清热润燥的山药百合红枣粥:山药90克,百合40克,薏米30克,红枣15克,加入适量大米一起煮。此外,运动也可以帮助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降低发病几率。
便秘秋季对应的腑是大肠,所以,秋燥也可以损伤肠道的津液,造成肠道干涩,引起便秘。多喝水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对于没有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异常基础病的人群,早上最好是喝点淡盐水,晚上喝点蜂蜜水。既能补充水分,又是秋季养生、抗衰老的妙方。此外,注意饮食要清淡,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矿物质的水果蔬菜,少吃像羊肉、狗肉、虾、韭菜等过于温热食品。
心脑血管疾病由于天气转凉后小动脉痉挛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心肌梗塞、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要提醒各位中老年人除了坚持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外,要按医嘱坚持服用降压药、抗血小板集药物等,监测血压,不要随意自行停药。此外,要注意锻炼的时间。必须等太阳出来,绿色植物开始释放氧气,气温逐渐升高后再出门运动。建议多选择快走、慢跑、打太极等有氧运动,而且运动强度不要太大,避免出汗过多,损伤阳气。由于干燥的天气会进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疾病发生风险,所以建议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起床之后都要先喝ml白开水,每日要保证ml左右的饮水量。
皮肤、毛发干燥中医认为,肺与皮毛相表里。所以,秋天干燥的气候会导致皮肤水分蒸发速度加快而变得粗糙、皲裂,头发也会变得干枯缺乏光泽。因此在秋天洗澡的时候最好不要选用碱性大的沐浴露、洗发水和肥皂,适当涂抹润肤露。可适当多吃点鸭肉、花生、雪梨、芝麻、核桃、蜂蜜、银耳等可以有助于滋润肌肤、毛发的食物。可以把西洋参、杭白菊、枸杞、蜂蜜用80℃的热水冲泡用作茶饮。这款茶饮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此外,蜂蜜水还能清除肠道垃圾。
关节炎进入秋季后,残存的暑湿加上秋天的凉风容易诱发外寒内湿的关节炎。因此,应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大汗后不宜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洗澡。可以拿当归、鸡血藤、桂枝、杜仲这些具有祛风通络、化湿止痛的药物煲水后泡脚,或者吃些猪蹄炖海风藤、木瓜鸡蛋酒等药膳。
小贴士
“咀嚼鼓漱”护肠胃: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之前口中含一小口气,紧闭上下口唇,咬住上下牙齿,两腮(两颊)鼓起,然后两腮及口唇肌肉从左侧或右侧开始收缩,使气流沿一个方向在口腔中流动。这样也能促进胃肠血流量增加,抵御秋季凉气对胃肠道的损伤。
按摩穴位防秋燥:每日用食指指腹用力按揉下唇凹陷处的承浆穴,既可以促进唾液分泌,减轻口渴感觉,预防秋燥,还可以促进腮腺素分泌,具有延缓衰老,令老人面色红润的奇效。
将苑投资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