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痉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聚焦日本首相安倍辞职,竟因这个不治之
TUhjnbcbe - 2021/1/9 14:39:00

一个病能让一个国家首相不得不二次辞职的事情真不多见,但这个叫溃疡性结肠炎的疾病却做到了。

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官邸召开记者会称:“发现旧疾溃疡性结肠炎复发,为避免个人健康状况影响执*,决定辞去日本首相的职务。”

央视直播截图

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知道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是什么病,这个被称为“绿色癌症”的疾病是如何把安倍“击倒”的?

而很多病友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很焦虑,“连首相都治不好的肠炎,我们该怎么办?”

折磨安倍50年的病

最爱找上年轻人

早在年,安倍就因“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辞职。这位工作时频繁“跑厕所”的首相,从17岁患病,至今年已被溃疡性结肠炎折磨了50年。“溃疡性结肠炎的癌变机率要高于一般性肠炎,在中青年群体中高发。这个病在十多年前比较少见,但近几年发病率明显攀升。

“这种疾病最喜欢找年轻人,高发年龄是15-35岁,而安倍在初三就患上此病,病程已经非常长。”专家表示。

近10年来,中国炎症性肠病患者数量在迅速增长,如今已有约50万人。

腹痛、腹泻和便血

是最常见的症状

1.腹痛:疼痛程度有轻有重。轻者只感觉腹部不适;较重者感觉痉挛性疼痛,按压疼痛部位,疼痛会变得更加明显。

2.腹泻:一天内腹泻次数少于4次,属于轻度腹泻;超过4次但不到10次,属于中度腹泻;一天腹泻10~20次,属于重度腹泻。每次拉肚子后,患者可能马上又想再去厕所,医生把这种感觉称作“里急后重”。3.便血:会导致黏液性血便,即便中出现鲜血。它的其他症状还有:便秘: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与病变位置有关,有的患者没有腹泻,但会出现便秘。恶心、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腹泻腹痛症状一直持续,会导致这些症状。发热: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发热或其他全身症状。贫血:长期血便会导致贫血。不难看出,很多胃肠道疾病都有上面这些症状。不少人的溃疡性结肠炎得了好多年,都不知道自己得了这个病。而且,这些症状一般不会全部表现出来,还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比如由轻微变得非常严重。

吸烟、熬夜、过度食用冰箱食物

可能是发病高危因素

为何炎症性肠病会尤其青睐15-35岁这个年富力强的群体?

这就涉及到它的发病原因的问题,目前炎症性肠病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也仍不是十分清晰,但通过一些临床的观察可以推测,吸烟、经常熬夜、长期摄取高脂高蛋白以及高热量的饮食、过度食用冰箱食物、长期过度疲劳、缺乏维生素D等都有可能是发病的高危因素。

当然,除了青壮年群体外,炎症性肠病也有可能发生在儿童和老人身上,有的人年纪很小就患上了这种疾病,这被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也有的人病情发展很慢,直到年迈才表现出症状,病情的发展速度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慢。

同时,医学上推测,溃疡性结肠炎可能与细菌、病*触发的肠道免疫过度活跃,以及基因遗传和环境影响等相关。

目前能明确告诉你的只有4点:

第一,溃疡性结肠炎会家族性发病,但还没有发现到底和哪个基因有关。

第二,高脂饮食、非甾体类抗炎药(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避孕药会轻微增加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风险。精神压力也能增加它的患病风险。

第三,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病,但大多数患者集中于20~40岁年龄段。安倍晋三就是17岁时患了这种病。

第四,溃疡性结肠炎无法治愈,只能缓解症状。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要结合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症状类型来选择。

常年腹痛或腹泻者

医院检查

如果有常年腹痛或腹泻的情况,医院做一个大便常规和潜血检查,再去做一个肝胆胰脾的B超,若两项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则应该是普通的胃肠炎症或者消化功能障碍。

炎症性肠病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现在很多病人被确诊时,甚至出现了肠道穿孔、梗阻、大出血的情况,治疗的难度也会很大,而且溃疡性结肠炎发展久了,癌变的几率也是很高的。

而部分病症较轻的早期病人,只需坚持用药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溃疡性大肠炎的预防

1.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太过劳累;暴发型、急性发作和严重慢性型患者,应卧床休息。

2.注意衣着,保持冷暖相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3.一般应进食柔软、易消化、富有营养和足够热量的食物。宜少量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勿食生、冷、油腻及多纤维素的食物。

4.注意食品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本病。忌烟酒、辛辣食品、牛奶和乳制品。

5.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解除各种精神压力。

一般人患上溃疡性大肠炎的几率并不高,我们也无需为此疑神疑*。无论如何,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应有一定的敏感度,工作再繁忙也要抽出时间进行定期体检,这样才能在异常状况发展到更加严重的程度之前进行有效治疗,保证自己身体的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聚焦日本首相安倍辞职,竟因这个不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