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痉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家禽肠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TUhjnbcbe - 2021/1/5 13:10:00

国内的家禽饲养中常见的肠道疾病类型较多,主要表现为家禽的食量下降,粪便较稀、过料、肠道出血等。引起家禽肠道疾病的原因很多,比如温度过高或者过低、肠道有害菌(荚膜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霉菌*素、生物胺、球虫以及一些病*性疾病等。

一家禽肠道疾病的诱因

1.饲料原因

霉菌*素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饲料或原料保管不善,被霉菌污染,霉菌代谢产生的*素积累于饲料中,家禽采食到这样的饲料,会使肠道黏膜受到破坏、肠壁变薄、肠道脆性增加,最终导致鸡群肠道疾病的发生。另外,当使用劣质饲料原料时,不但能引起吸收不良和营养不平衡,还会破坏鸡只肠道内环境,损坏肠黏膜,引起肠炎。当使用腐败原料时,会产生大量生物胺破坏肠黏膜,肠道内产生大量上皮细胞的黏液,甚至会发生肌腺胃炎症状。

2.管理原因

舍内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换料不当、通风不良、湿度过大等。尤其是料槽和饮水系统的清洁工作,稍有疏忽(水源污染、水线长时间不冲洗、没有净槽时间),病从口入,引发肠道疾病。

3.细菌、病*原因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是生产中常见的引起肠道疾病的“罪魁祸首”,感染非常普遍,一旦进入鸡体内,就会破坏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引发肠道疾病。病*性肠炎往往是呼肠孤病*和轮状病*等引起。

4.球虫感染

感染球虫后,肠道黏膜组织直接受到破坏,使肠道分泌溶菌酶、消化液的功能减弱,甚至可以危害肠道中相关的免疫细胞,从而降低了肠道的抗病力和免疫力,为其他疾病的入侵“推波助澜”。所以说球虫病是影响肠道健康和生产力的病源。

5.坏死性肠炎

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厌氧性微生物,是引起坏死性肠炎最主要的病原体。但引起坏死性肠炎的其他原因还很多,例如,饲料中的淀粉含量过高或蛋白质含量过高,都能引起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在肠道中繁殖,产生*素而发病。

二防治肠道疾病的原则

在治疗肠道疾病时,我们往往首先考虑到的是肠道有害菌感染或继发感染,多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其次也注意到这些药物对肝和肾产生的*副作用,却很少有人想到这些药物对肠道的损伤和采取措施保护肠道健康。我们知道肠道健康由饲料营养、肠道黏膜和肠道微生物菌群三者互作作用来维持,所以在治疗肠道疾病时,应重视肠黏膜结构的修复与功能的恢复,促进肠内共生菌群的优势地位,更有利于鸡只恢复健康。

三肠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治疗肠道疾病要配合管理和药物同时进行,管理上改善鸡场环境,尤其散养鸡,不要让鸡群喝到脏水,鸡场和鸡舍保持干燥通风,换料时要循序渐进,用一周到10天时间换完,饲料要选择质量好的,还要少添勤添,防止霉菌*素危害,持鸡舍温度防止冷热应激照成的肠胃感冒。

用药治疗:肠*清(肠炎肠*特效)一包兑水斤(不需要加量)连用3-4天

料里经常添加脱霉剂防止霉菌*素。

有小肠球虫拉西红柿样粪便时加小青衣连用3-4天,还要注意肠道寄生虫问题,散养土鸡可在40-50日龄驱虫一次,之后每月一次。

最后修复肠道粘膜,防止复发,用有益菌鱼肝油即可,添加无悔更方便,重点能增肥增重促生长降低料比,预防肠道疾病,减少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收益。

在养鸡的过程中遇到养殖技术问题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禽肠道疾病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