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每年的冬季,医院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就要比往常高出10%,很多老人更是胆战心惊,为了保证健康,更加积极的锻炼身体,可是如果方法用错了,反而会加速病情恶化。
为什么到了冬天,心脑血管病就会多发呢?
首先,天气寒冷,气温多变。寒冷的天气下,血管会收缩、痉挛,如果本身有动脉硬化的状况,且血管有50%以上的狭窄,就非常容易发生心肌梗死。
其次,冬季里重大的节日接连不断,饮食的热量总体、脂肪都比往日偏高,作息也比较不规律,情绪更容易波动,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的异常波动,增加发病几率。
最后,运动不得当。心脑血管患者如果进行特别剧烈的运动,血液向身体的其他部位供给增加,导致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尤其是喜欢晨练的人,清晨的血小板更容易聚集,血压容易升高,心跳增快,这些都会增加发病的几率。
知道了容易发病的原因,那么就要对症下药,降低这些风险的发生。
心脑血管病从统计数据上来看,超过35岁之后开始高发,这段年龄的生活特点就是,吃的好,眼睛用的多,身体动得少。
医院心内疾病沈晓旭主任提醒您,出现发病前兆时一定要尽早就医、及时治疗,预后才会更好。那么,心脑血管疾病该如何预防呢,如何避免张大爷这样的危险情况出现?
PART-1
有氧运动
冬天最适合心脑血管患者的运动就是有氧运动。有氧运动的特点就是时间持续的比较长(15分钟以上),运动强度在中上水平。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条件,选择适合的运动。
中速走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尤其老年人来说,是很好的一种选择,通常中速走1小时消耗热量千卡,而快速走(暴走)30分钟才消耗千卡,但是中速行走这个运动更加温和,不会造成心脑血管的剧烈波动。
PART-2
饮食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内容
多膳食纤维
适量摄入膳食纤维利于产生饱腹感,它不仅能和肠道内的胆酸、胆盐结合,还能刺激大肠蠕动,将胆固醇排出体外,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包括蔬果、杂粮、坚果、豆类等,建议成人每日摄入25~35克,大约为3碟蔬菜、2份水果,并以杂粮饭代替白米饭,便可轻松满足一天所需。
PART-3
多欧米伽-3脂肪酸
它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分为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三类,它们均具有较强的调节血脂的作用,对心脑血管十分有益。
沙丁鱼、三文鱼、金枪鱼等深海鱼类及胡麻仁油、核桃油等植物油是欧米伽-3脂肪酸的重要来源。
每周食用两三次深海鱼或者每天食用5ml胡麻仁油,可以满足人体对欧米伽-3脂肪酸的需求。
胡麻仁油富含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软化血管,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沉积及改善纤溶功能,可以清除血液垃圾,降低血液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胆固醇,增加血管通透性,帮助清除对心血管有害的物质,保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可以饭后半个小时,来上一杯5ml胡麻仁油+ml无糖酸奶,搅拌均匀即可食用。也可以做菜的时候,淋上点胡麻仁油,做油淋菜、或者是凉拌菜皆可,简单方便。
PART-4
多维生素C
它能增加“好胆固醇”的水平,促进胆固醇代谢,并可抑制胆固醇合成酶的活化,降低胆固醇合成速率。
建议每日摄入毫克维生素C,其最佳膳食来源是新鲜果蔬,每天吃两个橙子、两个猕猴桃就能满足所需。
PART-5
日常做菜放点大蒜
大蒜中的大蒜素可以减弱肝脏中合成胆固醇的酶的活性,从而降低体内胆固醇的水平,保护血液维持在健康状态。另外,大蒜中还含有一种硫化物叫做大蒜新素,可以减少血中胆固醇和阻止血栓形成,有助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从根源上降低血栓的形成。
PART-6
每天吃点猕猴桃
猕猴桃的维生素C含量相当丰富,是合成骨胶原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当体内的骨胶原充足之时,就可以帮助我们打造柔韧性强的血管,并且具有调节血压的作用。
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是养护心脑血管的关键
很多空巢的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也开始向年轻人靠拢,每天晚上11点还没有入睡的人非常多。
冬天通常黑天会比较晚,那么上床的时间,也通常要比其他季节早一些,9点开始做入睡的准备,最晚10点半也要上床休息了,留给身体的内部脏器一个排*休息的时间。
人类的身体还是要遵从大自然的规律,健康才是拥有幸福的物质基础!
名医推荐
人物简介/Profile/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擅长应用中医经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高血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房颤,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冠脉支架术后调理,心肌病,心肌炎,失眠,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功能异常。脑血管疾病,胃脘痛,消化性溃疡,咳嗽,贫血,糖尿病及并发症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