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发病特点:
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壮年。
出现什么状况,说明你便秘了?
便意少,便次也少;
排便艰难、费力;
排便不畅;
大便干结、硬便,排便不净感;
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
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烦躁、多梦、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
为什么会便秘?便便的节奏会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便秘大概可以分成器质性和功能性两大类原因:
1、器质性
肠管器质性病变:肿瘤、炎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腔狭窄或梗阻。直肠、肛门病变:直肠内脱垂、痔疮、直肠前膨出、耻骨直肠肌肥厚、耻直分离、盆底病等。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疾病等。系统性疾病:硬皮病、红斑狼疮等。神经系统疾病:中枢性脑部疾患、脑卒中、多发硬化、脊髓损伤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等。肠管平滑肌或神经源性病变。
神经心理障碍。药物性因素:铁剂、阿片类药、抗抑郁药、抗帕金森病药、钙通道拮抗剂、利尿剂以及抗组胺药等。2、功能性
进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因工作紧张、生活节奏过快、工作性质和时间变化、精神因素等干扰了正常的排便习惯。结肠运动功能紊乱所致,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系由结肠及乙状结肠痉挛引起,除便秘外同时具有腹痛或腹胀,部分病人可表现为便秘与腹泻交替。腹肌及盆腔肌张力不足,排便推动力不足,难于将粪便排出体外。滥用泻药,形成药物依赖,造成便秘。
老年体弱、活动过少、肠痉挛导致排便困难,或由于结肠冗长所致。如何预防便秘?
1.避免进食过少或食品过于精细。
肠道缺乏食物残渣,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会引发便秘。
2.避免排便习惯受到干扰。
由于精神因素、生活规律的改变、长途旅行过度疲劳等未能及时排便的情况下,易引起便秘。
3.避免滥用泻药。
滥用泻药会使肠道的敏感性减弱,形成对某些泻药的依赖性,造成便秘。
4.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做到劳逸结合。
适当的文体活动,特别是腹肌的锻炼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改善,对于久坐少动和精神高度集中的脑力劳动者更为重要。
5.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每日定时排便,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规律。有便意时不要忽视,及时排便。排便的环境和姿势尽量方便,免得抑制便意、破坏排便习惯。
6.加强水分摄入。
多喝水,并吃一些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把水分一直带入大肠当中,让便便保持比较柔软的状态。比如木耳、银耳、海带、裙带菜、燕麦、苹果等食物都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
7.及时治疗肛裂、肛周感染、子宫附件炎等疾病。
泻药应用要谨慎,不要使用洗肠等强烈刺激方法。
由于便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症状,症状轻重不一,大部分人常常不去特殊理会,认为便秘不是病,不用治疗,但实际上便秘的危害很大。便秘的“报警”征象包括便血、贫血、消瘦、发热、黑便、腹痛等和肿瘤家族史。如果出现医院就诊,作进一步检查。
来源:网络
长春市疾控中心健康
-
长春市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