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痉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肚子总是咕咕叫当心身体在报警
TUhjnbcbe - 2020/12/15 13:45:00

每当我们激烈运动后,或者过了吃饭时间还不吃饭,就会感觉肚子饿。饿得厉害时,肚子里还会发出咕咕的叫声。


  很多人都很疑惑,肚子老是“咕咕”叫是怎么回事,难道是自己得病了吗?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揭开谜底!

是谁在“咕咕咕”?


  “咕咕咕”其实来源于肠道,在医学上被称为肠鸣音。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流动,产生一种断续的咕噜声或气过水声,称为肠鸣音。


  正常情况下,肠鸣音大约每分钟4~5次,其频率、声响和音调变异较大,餐后频繁而明显,休息时稀疏而微弱。

肚子叫,是胃叫你吃饭!


  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咕咕”声,大多是处在比较饥饿的状态。


  当我们进食的食物快要被消化完时,胃里几乎空空如也,但胃液还在不断分泌。这就让胃出现了一种错觉,以为是自己收缩的力度不够,于是更加卖力地收缩(称为“饥饿收缩”)。


  但此时胃里面食物少、空气多,剧烈的收缩就把更多的空气挤入肠道,从而发出咕咕声。与此同时,饥饿收缩的信号传递到大脑,就出现了饥饿的感觉。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咕咕声是胃给我们的一种进食信号,提醒我们该吃饭了。可以说,为了让我们吃点东西,胃也是操碎了心。


  不过,也有人发现,我们的胃好像也没那么敬业,叫一会儿就不叫了。这是为什么?


  原因在于饥饿收缩具有周期性,人在饥饿状态下时,胃会进行强烈收缩,但大约半小时后,胃就累得气喘吁吁,开始进入风平浪静的阶段,人也就不觉得饿了。


  然而,这并不代表真的不饿了,只是你感觉不到而已。如果各种美食摆在面前,刺激了唾液的分泌,让胃看到了进食的希望,重新开始分泌胃酸、强烈收缩,肚子就又会咕咕咕地叫起来。


  除此之外,当肠道出现病变,肠鸣的声音就会变大,也会更频繁。

异常咕咕声,当心疾病信号


  1、急性胃肠炎


  肠鸣音次数增多,响声也加大,随着肠鸣音的出现,自觉肚子里的肠子在活动。专家介绍,这种情况多见于急性肠炎、菌痢等频繁腹泻的疾病。


  2、消化不良


  排出饥饿的因素,偶尔出现单纯性肠鸣音,不伴随其他症状,多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肠道产气过多,不能顺利排出,就可能出现肠鸣。


  比如一些乳糖不耐受的人,一喝牛奶就容易腹、呕吐,肚子就会发出比较大的“咕咕”声。


  3、慢性胃肠炎


  如果肠鸣次数增多持续一个月以上,且伴有腹部不适、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其他并发症状,可能预示着肠炎、胃炎。


  长时间的胃肠炎,容易引起营养流失和必需营养素的缺乏,影响机体正常运转。尤其对老年人而言,轻则导致营养不良,重则可能出现脱水,甚至加重原有的疾病等。


  4、肠梗阻


  如果肠鸣次数明显增多,每分钟可达10次以上,且声音响亮高亢,甚至出现叮当声或金属音,说明肠道排气不畅,可能存在肠梗阻的情况。


  急慢性肠梗阻容易产生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无法排便等症状,还可能导致肠道组织痉挛、麻痹、缺血甚至坏死。急性肠梗阻属于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如果病情进展迅速,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医院温馨提示

胃肠、肛肠疾病久拖不医,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一定要引起重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饮食。一旦有症状存在,务必定期进行胃肠、肛肠疾病筛查,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医院

医院

1
查看完整版本: 肚子总是咕咕叫当心身体在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