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肠套叠
肠套叠一般刚开始表现为腹泻,几天过后突然不再腹泻反而出现呕吐,会有阵发性的哭闹,持续时间长,触碰肚子疼痛更厉害,有红色粘液的大便,这是肠道血液循环堵塞后,血渗到肠道的粘液里混在一起,如果这时发现有果酱样的大便,基本可以确定是肠套叠。单纯性的婴儿肠绞痛疼痛的时间短一些,有比较明确的诱因,通过温敷按摩肚子可以有所缓解。功能性的肠绞痛不需太过担心,护理时可以温敷肚子,少吃点东西,多休息。而肠套叠需要医生通过腹部超声和空气灌肠全面检查,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空气灌肠、钡灌肠和B超下水压灌肠复位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肠套叠症状:
果酱样大便:病初时可有1—2次正常大便,以后便排出含血和粘液的粪便,像果酱样。大多数患儿在起病后4—12小时出现这种带有特征性的果酱样大便。少数婴儿来诊时无血便,仅肛门检查时手套上染有血迹。
腹痛:宝宝虽有腹痛,但不会详尽讲述,临床上可表现为突然发生哭闹、屈腿、面色苍白。腹痛缓解时仍可玩嬉或入睡。反复发作后,患儿精神渐差、嗜睡、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甚至出现休克。
呕吐:腹痛发作后不久便发生呕吐。初为乳汁、乳块或食物残渣,以后带有胆汁,晚期可吐出粪便样液体。
腹部肿块:由于肠管发生了套叠,因而局部隆起似肿块状。在病的早期,腹部可扪及肿物;到了晚期,由于脱水、电解质紊乱、腹胀、休克甚至出现腹膜炎征象,此时,腹部肿块反而不容易查出。
病因:
常见的为6—12月幼儿的小儿肠套叠。一般无明显原因,因而称为自发生肠套叠。6—12月往往是幼儿断奶及改变食物的年龄。
有人认为随着食物的改变肠道内细菌也起变化,易引起粘膜下Peyer斑炎症肿胀而诱发肠套叠。幼儿肠套叠大多发生在末段50cm回肠,该处Peyer斑也最多。
肠套叠由三层肠壁组成:外壁为鞘部,套入部又由最内壁和反折壁组成。套入部的最前端为顶部,鞘部的开口处为颈部。套入部系膜血管为鞘部挤压而使套入肠管充血、水肿以至坏死。
肠套叠发生后,只要肠系膜够长且肠管可活动,套入部的顶部可继续向前推进到左侧结肠。预防肠套叠
1、添加辅食必须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操之过急。添加一种新食品必须等前一种食品适应后再添加另一种,一般需要5—7天的适应期,不能同时添加几种新食物。2、添加食物的量,应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如喂食蛋*可先试喂1/4个,后期逐渐增加3、食物应从稀到稠,如先喂米汤后给米糊、米粥。从流汁、厚流汁、半流食到半固体流食,进而到固体食物,如从稀饭、稠粥到软饭。4、食物性质从细到粗,先菜汁、细菜泥,至粗菜泥、碎菜和煮烂的蔬菜。5、炎热的夏季或冬季,婴儿身体不适时不宜添加新的辅食,此时的婴儿食欲下降,适应能力较差,要根据婴儿的具体情况添加辅食。按摩腹部防止肠套叠。注意:如果已经发生了肠套叠,一定不要乱按宝宝的肚子。再来看看肠绞痛:
宝宝发生肠绞痛高发集中在半岁之前,这是因为:1、宝宝肠壁神经发育不成熟:容易造成肠道蠕动不规则,导致痉挛疼痛2、腹部胀气:宝宝消化母乳或配方奶的蛋白质,会造成肚子胀气疼痛。在哭闹过程中也会吞下过多空气,造成胀气3、不良情绪的传染:妈妈的焦虑和烦躁情绪也会传染给宝宝,他们在发育的神经系统不能很好地处理周围的各种刺激因素,让他们哭闹不止。想根本的解决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等待宝宝长大!而我们需要做的是正确的判断宝宝是不是肠绞痛,然后帮助宝宝缓解。5招判断宝宝得了肠绞痛?
1、肠绞痛一般高发于傍晚,而且几乎发生在每天的同一个时间。2、宝宝哭闹的同时不停蹬腿或身体蜷缩。3、宝宝会哭闹的特别厉害,而且会持续好几个小时。4、任何安抚方法都不能让宝宝长时间平静,一旦停止安抚就又哭闹起来。5、如果确定不是饿了、困了或者尿了,那ta很可能就是肠绞痛。6招就能安抚宝宝肠绞痛了!
1、包襁褓:给宝宝用小被子轻轻包裹,包裹紧了可以给宝宝一个相对束缚的感觉,会让宝宝觉得相对安静,感觉回到了子宫里。
2、飞机抱:让宝宝趴在床上或趴在家长的胳膊上,对宝宝的肚子有压迫,会觉得舒服。
3、声音安抚:在宝宝耳边有节奏地发出「嘘嘘」声音,让宝宝情绪安稳。
4、喂奶:让宝宝吃奶,通过吸允缓解宝宝的肚子的不适,吃母乳还能有效防止牛奶过敏。千万不能过度喂养,每天喂7-8次奶就可以。喂奶尽量不要吸进空气。
5、换个环境:很多姐妹都有这样的经验,自己怎么也搞不定的,带到别的地方或者交给家庭其他人,可能很快就会停止哭泣。
6、按摩:给宝宝正确有效的排气操可以缓解宝宝的肠绞
痛。
(排气操点这里↓↓↓)
婴儿排气操、抚触操教程,动图详解简单易学,宝妈们快来收藏起来吧!
其实对于我们而言,最可怕的不是宝宝肠绞痛,而是宝宝肠套叠。
肠套叠高发期在宝宝2个月-2岁之间!我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如果您有育儿方面的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