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健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骨质疏松的人越来越多,我国有万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3/4是绝经后妇女,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女性为40%~50%、男性为20%。但通常情况下早期的骨质疏松不容易发现,它的发生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往往出现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甚至身高缩短、驼背时,或者不小心摔跤了导致骨质,去骨科检查时,才知道有骨质疏松,因此常常冠之为沉默的杀手。
治疗严重骨质疏松,该吃什么呢?
治疗骨质疏松其实不仅仅补钙那么简单,应首先明确骨质疏松类型,结合骨密度检查,明确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程度,并且评价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效果;除了补钙,还需要吃其它促进钙吸收药物、提高骨密度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这里列举如下:
1.钙剂
钙剂的吸收主要在肠道,因此口服补钙效果最佳,因为人体血钙水平在后半夜及清晨最低,睡前服用效果最佳。注意钙剂不是越多越好,过多补钙可能导致肾结石或诱发心血管疾病,推荐钙剂补充量为~mg/d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定剂量钙剂。
2.活性维生素D3
活性维生素D3促进钙的吸收,加速骨的形成和矿化,同时可以增强自身肌肉力量,提高神经肌肉协调性,并且能有效地预防跌倒,补充剂量为0.25~0.5μg/d(普通成年人)。
3.降钙素
此类药物可提高患者骨密度、改善骨质量,使用降钙素治疗早期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可以达到镇痛和防止快速骨丢失的作用。
4.双膦酸盐
此类药物具有改善骨质疏松患者髋部和腰椎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作用靶点是破骨细胞。常用的双膦酸盐包括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唑来膦酸钠等。需要注意的是,双膦酸盐类药物具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在用药前应充分水化,并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5.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此类药物在改善骨密度、减少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方面有良好的疗效雷洛昔芬治疗骨质疏松时的推荐使用剂量为60mg(片)/d。有报道称部分患者在用药时出现潮热、下肢痉挛等不适症状。目前认为,围绝经期妇女存在严重潮热症状者不推荐使用;长期制动、卧床存在深静脉血栓风险及既往存在静脉栓塞病史者禁用。
6.锶盐
此类药物在抗骨质疏松治疗方面具有双重作用机制。雷奈酸锶在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过程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诱导成骨作用。雷奈酸锶抗骨质疏松治疗,推荐剂量为2g(袋)/d,睡前服用。部分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头痛、恶心、腹泻、皮炎等不适症状;目前认为存在血栓形成风险,既往有静脉栓塞病史的患者不推荐使用。
7.甲状旁腺素
小剂量甲状旁腺激素能刺激成骨细胞促进骨形成,是迄今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促骨形成药物。
上述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应用,并定期监测骨密度等指标,必要时调整剂量或药物。
骨质疏松如何预防呢?
其实骨质疏松的预防从娃娃开始就要注意了,小时良好的生活习惯能预防老年时的发病,以下四点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