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病从口入”,大部分病菌都是从嘴里吃进去的,并且细菌进入人体各处主要途径就是肠道。不难想象,肠道的健康取决于肠道的活动性。肠道菌群平衡时,这些病菌就会受到肠内有益菌群的抵抗,不能在短时间内侵入人体其他的循环,很快就随着大便排出体外,自然不能致使人生病。
自愈能力方面,肠道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实际上人体的自愈能力非常强大,德国国家科研机构在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如果能治疗疾病的物质都称作-药的话,人体自身是可以产生一万多种药的!而这一万多种药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是肠道中。一般的疾病靠这些-药完全就可以治愈”。
而其他的免疫,解*系统,如肝、血清、淋巴系统等。都需要肠道提供的营养来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说,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运动支持了整个生命活动一点也不为过。
肠道“伤风”全身“感冒”
研究表明,人体肠道每隔18~24小时就需“大扫除”一次。稍有懈怠,食物残渣就会在肠道内壁慢慢堆积。这些粪便残留物的厚度可达5~7厘米,坚硬程度可与轮胎相比拟!它们会阻碍人体组织对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吸收,导致身体缺乏营养。贫血、维生素缺乏症、骨质疏松等疾患就将接踵而至,使你成为林黛玉那样的“多病身”。
此外,食物残渣的滞留对肠道内壁造成恶性刺激,可诱发炎症,甚至痉挛。更糟糕的是,有害菌因此大量滋生,分泌*素,造成机体慢性中*,医学上称为自体中*。
于是,你会渐渐感到疲劳、失眠、精神恍惚、痛经、关节肿痛,长此以往,症状严重者甚至有招来风湿病、心脏病、癌症的可能。人的年纪越大,肠道运动就越来越呆滞,越容易发生便秘等疾病,同时大便也越来越臭。人的老化是从肠道开始的,而有些不经意的症状,如排出臭便也是肠道菌群失衡最有力的证据之一。
肠道菌群的分类:
益生菌
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
中性菌
即具有双重作用的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对健康有益,但在人体生病或免疫力下降时,便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有害菌
以产气荚膜杆菌为代表的需氧菌,能够使人体致病的细菌的总称。可产生*素或致病*素,降低人体免疫力,引发疾病,促使人体衰老,甚至造成癌症。
在我们的身体内,住着数以万亿计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包括口腔、皮肤、泌尿、胃肠道四个微生态系统。
肠道微生态系统最为主要、复杂,也称肠道菌群。肠道中的细菌细胞数达10^14个,总重量可达1-1.5kg,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78%。
由微生物细胞和其包含的基因组成的细菌群落,不仅不会危害我们的健康,反而能帮助身体进行消化、生长和防御。“孤芳自赏迷住了我们的眼睛,人类自以为拥有所有保持健康所需的功能,这些有益细菌虽然不属于人体,却相伴我们一生,它们是我们身体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做什么事都只求速度而不顾后果。在身体养护方面表现得最为典型,什么都求快求猛,有些人还无所不用其极:便秘就吃泻药、腹泻就用抗生素、减肥就去抽脂……其实这些都是破坏人体自然规律、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的做法,最终反而得不偿失。
人体是一个大系统,人体内各个器官有其固有的更新、修复的周期,如肝脏需要5个月,肺需要2到3周,而肠道则需要大约2周的时间。
所以,如果肠道出现了问题,肠道调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整个调养过程应遵循肠道自我循环周期,大约每两周会有一个质的改善(即有相对明显的感觉)。然后在改善的基础上,再次进入一个新的周期,再得到进一步改善,如此循环往复,整个调养过程呈螺旋式态势上升,直到肠道完全恢复健康。
汇聚
国内外领先医疗智慧
专注
预防医学抗衰老及慢病管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