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痉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肛肠疾病范围小,用药考虑需广泛附视频医
TUhjnbcbe - 2020/11/28 13:44: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导读:今天学习王嘉麟先生治疗肛肠疾病的全身脏腑用药规律。PS:别忘了文后还有肖相如老师的《伤寒杂病论》系列科普视频哦!

肛肠疾病看似范围很小,但它与全身脏腑经络互为影响。全身脏腑与肛肠的联系以及用药规律如下:

01

大肠腑

大肠本腑常见病症如:

感受湿热邪气,湿热下注大肠,则下痢、泄泻;大肠腑实,则便硬如羊矢;大肠燥热,则便秘难下;

大肠虫积,则腹痛肛痒;大肠湿热凝聚,则为增生性疾病如息肉,乳头肥大;

大肠郁热成痰,则为肠癌;大肠瘀血成*,则成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气虚,则为脱垂性疾病,如直肠内脱垂,直肠黏膜松弛直肠前突、直肠脱垂等。

常用药如下:

清肠热:*连、*柏、*芩、白头翁、败酱草、马齿苋、连翘、蒲公英、地丁

涤肠实:槟榔、厚朴、大腹皮、枳壳、大*、芒硝、黑白丑、番泻叶、芦荟、巴豆

润肠燥:火麻仁、桃仁、杏仁、瓜蒌仁、肉苁蓉、郁李仁、当归、元参、麦冬、生地、松子仁

杀肠虫:使君子、苦楝皮、雷丸、南瓜子、槟榔、鹤虱、榧子肉

涩肠泻:赤石脂、诃子、乌梅、秦皮、肉豆蔻、莲子肉、芡实、煅龙骨、煅牡蛎、伏龙肝、禹余粮、明矾、补骨脂、石榴皮、生苡仁、五倍子、儿茶

温肠寒:人参、*参、*芪、白术、扁豆、炙甘草、升麻、葛根、薏苡、莲子肉、沉香、陈皮、荜茇、红豆蔻

止肠风:仙鹤草、白芨、三七、血余炭、棕桐炭、地榆(炭)、槐花(炭)、藕节(炭)、侧柏炭、茜草、蒲*、卷柏、地锦草、凤眼草、鸡冠花、瓦楞、土大*、白蔹、刘寄奴

散肠结:麝香、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石见穿、浙贝母、夏枯草、牡蛎、猫爪草、*药子、蜀羊泉、山豆根、土茯苓、土贝母、干蟾、白英、龙葵、山慈菇、草河车、苦参、木鳖子

燥肠湿:苍术、*柏、*连、*芩、栀子、白术、云苓、肉蔻、吴萸、白蔻、附子

02

肛肠与肺

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的传导功能,有赖于肺气肃降。

临床上常见因肺失肃降,影响大肠传导失职,而致大便异常出现便血、痔、瘘诸证。

清肺热:桑叶、*芩、知母、栀子、瓜蒌皮、桑白皮、地骨皮、生石膏、芦根、白茅根、枇杷叶

温肺寒:麻*、苏叶、细辛、干姜、生姜、紫菀、款冬花

宣肺气:杏仁、桔梗、前胡、射干、牛蒡子、桑叶、蝉蜕、百部

降肺气:前胡、枇杷叶、马兜铃、白前、莱菔子、苏子、款冬花、旋覆花

清痰热:贝母、瓜蒌、天竺*、竹沥水、胆南星、射干、白前、*芩、芦根

温肺寒:白芥子、法半夏、细辛、陈皮

滋肺阴:沙参、麦冬、天冬、山药、阿胶、百合、川贝、石斛、花粉、*精、玉竹

03

肛肠与脾胃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大肠主传导,三者是饮食的消化、吸收、排泄“一条龙”程序中的主要部件。

脾胃功能的不足与过盛,必然导致大肠功能的不足与过盛,从而导致肛肠疾病。

温脾阳:干姜、苍术、吴茱萸、肉豆蔻、法半夏、砂仁、白蔻、草豆蔻、益智仁

养脾阴:山药、*精、芡实、白芍、蜂蜜、大枣

燥脾湿:苍术、白术、薏苡仁、半夏、厚朴、茯苓

理脾气:陈皮、砂仁、白蔻、香橼皮、木香、藿香、佩兰、厚朴、枳实、大腹皮、苏梗、藿梗、白檀香

益胃阴:石斛、麦冬、花粉、玉竹、芦根、乌梅、沙参、生地

散胃寒:高良姜、生姜、丁香、草豆蔻、荜澄茄、肉桂心

消食积: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莱菔子

泻胃实:大*、芒硝、枳实、厚朴、槟榔、黑白丑

降胃气:沉香、丁香、柿蒂、枇杷叶、半夏、竹茹、乌药

04

肛肠与肝胆

肝胆主疏泄条达及输出胆汁,与情志的変化关系密切,临床上常见肝气郁滞,或胆热下移,导致肛肠疾病的发生或发展。

因此在肛肠疾病的治疗中,常离不开疏理肝胆之品。

滋肝阴:山萸肉、生熟地、枸杞子、女贞子、杜仲、阿胶、沙蒺藜、鳖甲、白芍、乌梅

泻肝胆火:龙胆草、胡*连、*连、*芩、白芍、青黛、青蒿、茵陈、金钱草、栀子、丹皮、夏枯草、羚羊角

熄肝风:羚羊角、钩藤、天麻、白蒺藜、僵蚕、全蝎、蜈蚣、地龙、蝉蜕

理肝气:柴胡、香附、郁金、青皮、枳实、川楝、橘叶、木香、元胡、沉香、薄荷、白蒺藜、旋覆花、苏梗、橘络

伐肝瘀:川芎、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乳香、没药、五灵脂、泽泻

清肝胆热:桑叶、菊花、青葙子、决明子、竹叶、连翘、柴胡、青皮、郁金、香附、川芎、金钱草、苦参、栀子、茵陈、竹茹

05

肛肠与心、小肠

心主血脉,又主神明,心火亢盛可致血不循经之便血或结肠溃疡加重出血;反之,也常见肛肠疾病久而不愈,导致心神不定者。

小肠主受盛化物,分泌清浊,即把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吸收营养部分,传注糟粕于大肠,故直接与大肠肛门有关,临床常见小肠移热于大肠引起肛肠疾病者。

养心安神:柏子仁、酸枣仁、地*、龙眼肉、丹参、麦冬、当归、白芍、龟板、浮小麦、阿胶、紫河车、百合、首乌藤、合欢花、朱砂、琥珀、珍珠

泻心火:犀角、牛*、*连、木通、*芩、栀子、生地、大*、丹皮、天竺*、连翘、竹叶、莲子心、朱砂、郁金、麦冬、灯心

清小肠热:木通、泽泻、栀子、*芩、灯心、瞿麦、滑石、苦参、小蓟、蒲*、车前子、茅根、赤茯苓、猪苓

06

肛肠与肾、膀胱

中医认为肾系先天之本,主水液代谢的平衡,通于二阴(大小便);膀胱主化气行水,贮尿排尿。

一些肛肠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脱肛,老年性便秘,混合痔脱出不能回纳等,多责之于肾;而痔水肿、术后尿潴留等疾病,又多赖渗利膀胱而化解。

滋肾阴:熟地、龟板、阿胶、女贞子、旱莲草、元参、天冬、枸杞子、*精、紫河车、山萸肉、怀牛膝、制首乌、桑寄生、淡菜、牛骨髓、猪脊髓、鱼鲸胶、黑桑椹

温肾阳:鹿茸、附子、肉桂、仙茅、仙灵脾、补骨脂、巴戟天、肉苁蓉、狗脊、续断、沉香、胡芦巴

固肾精:金樱子、桑螵蛸、菟丝子、芡实、莲须、五味子、龙骨、牡蛎、益智仁

泻相火:知母、*柏、泽泻、丹皮、地骨皮、元参

利水湿:茯苓、猪苓、泽泻、木通、滑石、防己、地肤子、车前子、冬瓜皮、通草

利湿热:茵陈、栀子、地肤子、知母、*柏、龙胆草、金钱草

通淋:萹蓄、瞿麦、海金沙、土茯苓、金钱草、木通、滑石、甘草梢、芒硝

肖相如教授的视频科普版《伤寒杂病论》系列

10.医圣告诉我们疾病的诊断之“望诊”

明日预告:医圣告诉我们疾病的诊断之“闻诊”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王嘉麟——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荣文舟等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肛肠疾病范围小,用药考虑需广泛附视频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