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痉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小小息肉很有可能发生癌变,这篇息肉最全科
TUhjnbcbe - 2020/11/27 11:45:00
白癜风初期好治疗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0323/6987607.html
一位四十来岁的患者于三年前体检发现数个肠息肉,其中一个大的约有5mm至6mm大小,医生建议切除并定期复查,但当时没什么明显症状,便不了了之了。后来,该患者了解到息肉可能发生癌变,医院做了肠镜,此时发现这个肠息肉已经发生了癌变!

这个息肉早期若进行切除处理,就可以将癌变的可能扼杀在萌芽中!

什么是息肉?“息肉,通俗的理解也就是多长了些黏膜上的赘生物,发病原因通常与肠道炎症或者胃炎症有明显的相关性。主要是各种原导致胃或肠道黏膜受损,刺激黏膜的增生,形成了息肉样的组织。一般来说,绝大多数是良性息肉。直径小于5毫米时,通常可以不用处理,消除诱因以后通常可以获得息肉缩小乃至消失。需要警惕的是,对于直径超过5毫米以上的息肉或者是宽基底型的息肉,或者是肿瘤性息肉。因为有恶变的可能,需要将息肉切除或者病理活检,排除恶变的可能。”医学界早已有明确的定论:80-95%的大肠癌(包括直肠癌、结肠癌),是由大肠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的。但也不是所有的肠息肉都会癌变。我们大体可以把肠息肉分为两大类:肿瘤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主要指腺瘤性息肉和息肉病,在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终有一天会癌变;

管状腺瘤的癌变率5%;

管状绒毛状腺瘤癌变率为2%;

而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高达0%~70%;

家族性息肉病更为邪恶,40岁前的癌变率几乎%。

而非肿瘤性息肉(主要是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等),一般不会癌变;但也不是%不会癌变,如果这种息肉长得比较大、时间比较久,也有变成肿瘤性息肉的可能。那到底切不切呢?

一般医生都会这样建议:

第一,如果是炎症性息肉等所谓“好的”息肉,可以不处理,也可进行药物治疗,炎症好了大部分会自行消除;但实际上,我认为还是在检查时候顺便切掉为好;第二,如果是腺瘤性息肉,按照大小和病人情况,都需要择期内镜下切除。择期就是不要拖延1年、2年,有空时候去安排切除就行了;千万不能把它忘了!第三,如果息肉有癌变可能或者已经癌变,那就需要马上治疗,不要拖延!具体能肠镜下切除还是外科手术切除需要医生评估。50岁以后,是息肉高发年龄!据统计,5-49岁,检出率为10-0%;超过50岁的人群中,检出率可达0-67%。也就是说,超过50岁,几乎一半的人都长有这个定时炸弹。肠息肉要演变为肠癌,需要5-15年的时间,平均需要10年左右。55岁以后是结直肠癌的高发年龄段,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它癌变之前切掉它。那就是40岁之前做一次肠镜检查;对于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肥胖、久坐、爱吃烧烤、肥腻、烟酒嗜好等的高危人群,更要提前到0岁左右,做第一次肠镜检查。这个时候,它往往还是一个良性的息肉,在肠镜下就可以轻松干掉。

肠息肉

因此,我们建议,您如果5-40岁,还没有做过肠镜的话,请尽快做一次吧,不管有没有症状!如果实在不能做肠镜检查,也可以先做粪便检测,然后根据初筛结果确定下一步的诊察。更多健康咨询,可电话寻求医生帮助!

医院外科团队

医院肛肠科团队以泸县名医梁山华、副主任医师余利华、主治医师王忠莉为学科带头人。年月10日至今,肠镜检查共计人次,无痛肠镜人次,普通肠镜57人次。结肠、直肠息肉电切治疗20人次,息肉切除最大者约2-cm。现可行肠镜下息肉切除,活检,早期胃癌、结直肠癌筛查及镜下治疗。

咨询(余主任)(王主任)

医院

医院以“让老百姓有尊严地看病”为使命,以“引名医铸名院”为办院方针,竭力为老百姓打造一个“看得好病、看得起病、不看脸色”的就医环境;为*府解决“看病贵看病难”探索一条“福欣解决方案”。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小息肉很有可能发生癌变,这篇息肉最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