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无鱼不成席”,鱼是大家的餐桌上少不了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年关将至,中国传统讲究年年有余(鱼),大家吃鱼的频率会更高。说到鱼体内的寄生虫,想必大家都知道,但,鱼肚子里还有个部分也绝不能吃!鱼身上这个部位有剧*,吃一个倒一个。
开门见山地说,这个部位就是鱼胆!坊间流传一种说法,称鱼胆可以清热解*、凉血明目,能治疗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因此,即使鱼胆再苦,不少人也会忍着吞下去。可是,结果呢?每年因吃鱼胆而造成悲剧的事例一桩接一桩!
这不,近日医院急诊科ICU陆续收治多名因“轻信偏方,食用鱼胆”重症患者,患者均为吃鱼胆后,出现腹痛、皮肤*染、尿少,消化道出血等症状。经过诊断明确为鱼胆中*,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
因吃鱼胆而中*的患者每年都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南昌大学二附院急诊科主任吴利东走进科学,一起来了解鱼胆对人体的危害。
鱼胆的胆汁含胆酸、牛*胆酸、牛*去氧胆酸、氢氰酸等不同的*素,其中*性最厉害的是氢氰酸,比同剂量的砒霜*性还大,不论生吞、煮熟或泡酒,有*成分都不会被破坏,吃下即中*,我们常吃的鲤鱼、草鱼、鲫鱼、青鱼、鲢鱼等的鱼胆都是有*的,因为草鱼体型较大,胆汁多,而且容易买,所以吃草鱼鱼胆中*的人最多!鱼胆进入胃肠道后首先到达肝脏,由肾脏排出,在肾脏浓度最高,故以肝、肾中*为主,临床常表现为急性肾衰和肝损害。尽管目前鱼胆中*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鱼胆汁*素能引起脑、心、肾、肝等多脏器的损害。
鱼胆中*后的表现鱼胆中*的潜伏期为0.5~6h,愈短预后愈差。
初发症状为腹痛、恶心、频繁吐泻等胃肠道症状,部分病人头痛、头晕、嗜睡、四肢远端及唇、舌麻木,双下肢肌肉瘫痪甚至抽搐、昏迷,可有心动过速等中*性心肌病表现。病后2~8d有肝脏损害现象,如肝肿大、肝区疼痛、*疸,可持续1~2月;1~5d出现尿少、无尿、浮肿、肾功能异常。
有的病人可发生消化道出血,出现呕血、便血。溶血时血红蛋白下降,出现鼻出血、球结膜及皮下出血、血红蛋白尿等症状。
由此可见,鱼胆虽小,但真发生中*情况时,危害可并不轻!
鱼胆中*后的急救方法遇到鱼胆中*,首先要立即催吐,可用吐根糖浆催吐,因鱼胆在胃内存留时间较长,72h内应以2%碳酸氢钠或0.2‰高锰酸钾溶液彻底洗胃,有条件可注入活性炭20~30g,再用硫酸镁导泻。
保护胃粘膜,延缓胆汁吸收也很重要。服用氢氧化铝凝胶,或服牛奶或生鸡蛋调水ml,再服植物油~ml,以保护胃粘膜,延缓吸收,摄入适量蛋白质以保护肝脏。
一般及对症治疗上,静脉补充5%或10%葡萄糖液及维生素B、C等,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失衡,但必须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量出为入。控制抽搐、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禁用对肝肾有损的药物,如有溶血反应,则用维生素K1肌肉注射并输注新鲜血液。
有发生脱水和肾功能衰竭的,应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mg或地塞米松20~40mg分次静滴,应用2~3d,可减轻肾小管及各脏器对*素的敏感性反应,消除肾小管上皮和间质的水肿,利于肾功能恢复。应用利尿剂如甘露醇及速尿等促进*素排泄,防治脑水肿,但已形成急性肾衰无尿时,则禁用甘露醇,根据病情及早行血液透析治疗。
这些禁忌,也要注意!1发霉的食物不能吃我们看到的“发霉”,是霉菌菌丝完全发展成型的部分,而附近那些还没“长毛”的地方,其实也已经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霉菌存在。
此外,霉菌产生的*素会在食物里扩散——扩散的范围跟食物的质地、含水量、霉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所以发霉的食物,没有发霉的地方可能已经被霉菌和*素污染了,无法用眼睛辨别。最安全可靠的选择就是——把它扔掉!
2肾功能不全者禁吃杨桃杨桃中有一种*性成分叫杨桃*素(caramboxin),它的分子结构像神经递质,可产生神经*性,严重可致死。
正常人肾脏的代谢功能良好,可以把这种水溶性的物质排入尿中,所以没问题。
二附院急诊科主任医师范骏介绍,患有某些肾病的人无法将这种*素及时排出,就会导致中*,易出现呃逆、恶心、呕吐、肢体麻木、意识障碍甚至癫痫和昏迷等症状。
所以,杨桃虽美味,但肾不好的人还是别吃了。
3一岁内孩子忌蜂蜜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杆菌芽孢,会对宝宝造成致命威胁。
1岁以下的宝宝,肠道菌群还不成熟,肉*梭菌芽孢在婴幼儿肠道中繁殖并产生肉**素的风险较大,可能导致孩子出现神经痉挛或麻痹等中*症状。
而且肉*杆菌芽孢耐热性较好,加热也很难将其破坏。
蜂蜜最主要的成分就是糖,对于1岁内的宝宝来说,辅食中不用添加任何调味品,蜂蜜也一样。
4孕期不吃生的肉蛋水产没有经过高温煮熟,各种生的鱼肉蛋奶等产品会增加李斯特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以及寄生虫的感染风险,甚至可能导致流产、早产等问题。
所以准妈妈和家人,一定要确保食物彻底煮熟。
5糖尿病患者忌空腹饮酒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能力较差,空腹饮酒容易造成低血糖,有致命危险。
空腹饮酒,酒精会很快被吸收进入血液,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出大量胰岛素,使血糖下降。酒精进入肝脏后,会抑制糖原异生,还会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从而发生低血糖。
低血糖会导致人面色苍白、乏力、心悸、出汗,甚至昏迷。若救治不及时,很可能导致不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因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而死亡。
6服用头孢类药物禁饮酒头孢类抗生素药物会和酒精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出现面部潮红、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有生命危险。
特别是年纪大的,有高血压、心脏病,或对酒精过敏的人,症状可能会更猛烈。
需要注意的不仅有酒,所有含有酒精的饮料、药物、食物、外用酊剂,都要小心。例如用酒精擦浴、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气水等。
民以食为天,
会吃但也要吃得健康!
以上这些不能吃的东西,
以后可千万注意!
教你几招,轻松拆解鱼刺!鱼是拥有多种营养的好食材,但有刺的缺点让人头痛,在正式场合把鱼吃得乱七八糟也不雅观。很多人认为去鱼骨相当麻烦,其实只要依照鱼的结构特性分解,简单利用汤匙、刀子以及叉子就能轻松去鱼骨,干净又不沾手,外出用餐也不会失礼喔!
搞懂结构好拆解一般来说,淡水鱼鱼刺较多,海水鱼鱼刺较少,可做为料理时选购参考。
熟鱼建议趁热时去骨,鱼刺会较好去除,避免鱼肉过冷时,鱼刺与肉身会相黏、较难处理。
大型鱼这样去骨从尾到头横切鱼身左右分肉,切断鱼尾拉鱼骨。
适用鱼种:吴郭鱼、鲈鱼、石斑等。
鱼刺特色:鱼身较大,少刺且粗鱼骨,鱼骨较硬。
适用烹调方式:蒸、煮、煎、红烧等。
使用工具:汤匙夹,若无汤匙夹可以汤匙与筷子相互使用。
去骨步骤
先将鱼身上方的辛香料、葱蒜等摆盘放到盘子侧边,并将鱼鳍拿掉。
将鱼身横切,从尾部切到鱼鳃部位,切到鱼骨为止。
操作时力道要放轻,避免弄碎鱼肉。
将鱼身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右两侧皆从剖半处从内向外将鱼肉推出。
接着将鱼尾摺断。
再从鱼尾将龙骨,即鱼中间的主要骨头,直接拉起。
鱼骨拉起后,再进行分肉即可。
小型鱼这样去骨断头去鳃,鱼身剖半翻开拉鱼刺,最后去背鳍。
适合鱼种:秋刀鱼、香鱼等小型鱼。
鱼刺特色:鱼身较小,多细刺且鱼骨软。
大部分烹调方式:烤、煎、炸。
使用工具:刀子、叉子。
去骨步骤
先从头切入一刀,不用切断。
利用叉子去除鱼鳃下方的胸鳍切掉。
从鱼身上半部,从头到尾轻轻剖半,但不要切断。
再将剖半的鱼身翻起。
切断鱼头的骨头,从头部到尾部慢慢将鱼骨拉起。
最后将背鳍从尾到头切断,以去除鱼背上的细刺即完成。
上期趣味猜猜猜答案
本期趣味猜猜猜
来源:医院、大江网
免责声明: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