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瞳太恐怖了
一、散瞳之后对眼睛到底有没有副作用?有没有系统地统计过?
此类问题在咨询量上是最大的,我看过一篇来自日本的报道,媒体对某大学近视学生做过一场统计,依近视初期度数--为基础,近视时直接配镜未进行散瞳的学生到学后度数平均在度左右,而散过瞳的学生平均度数则达到度。
二、散瞳的副作用,存在周期是多久?之前采访一个家长,到医院验光时,工作员二话说直接让散瞳,因为不懂只能听工作人员的建议,但散完瞳之后发现屈光度有加重,散瞳后一周发现度数由原来的度增加到近度了,家长担心这种快速加重度数情况会持续多久。所以提醒各位:验光检查度数,检查度数也可以采用大型设备综合验光仪,验光度数非常准确,没必要一定要用药水阿托品药物散瞳的,散瞳对孩子眼睛有副作用,如果实在想散瞳验,就要有承担风险的准备。回到问题上,医生一般称散瞳一周后就不会再出现快速加深度数的情况,但散瞳药水在眼球中的残留最长停用散瞳药后一年还能被检验出来,而且被阿托品麻痹过的睫状体调节能力一直会被压抑,所以会造成后期度数增长仍比未散瞳者快,故散瞳几个月后才能进行睫状体调节能力训练,不然还会发生视力疲劳。
三、散瞳有副作用,医生为什么还会要求顾客散瞳呢?大部分都知道近视有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区分,而屈光学术界,还有病理性、混合性等等更细的分类,而们近视、远视、散光家长小孩配眼镜时,存在如果假性或者混合性的,那么们依实际验光的度数给配出来的眼镜就有可能存过矫正(度数配比实际高),造成顾客过度调节而形成度数增加到所配出来的这个比实际高的度数。所以一般验光工作员要求顾客散瞳也本着为顾客着想出发点去推荐,但是工作人员只是例行公事告诉顾客,散瞳后睫状体是麻痹的,这段时间要注意保护眼睛,不然很容易造成度数加深,可是并没有告诉顾客应该怎么保护,而顾客也不知道这段时间是多久。
四、散瞳一定会造成度数加深吗?根据多年经验,结合屈光学会成员工作经验,大致上得出数据:散瞳后验光比散瞳前度数降低的约占20%,和之前散光度数相等或者高的约占80%,这样看起来会造成度数加深可能性很高。
散瞳让原本不需要治疗自己能恢复的视力变成了必须经过长期的治疗才能恢复的视力问题。
五、验光前的散瞳究竟有没有必要?答案肯定没必要!因为散瞳的原理通过麻痹睫状体来实现去除睫状体调节力,以求得更准确的真实性屈光度数,有的还误以为可以达到抵消假性近视的目的。散瞳的目的是为了配镜度数更准确,这个也完全没必要,因为视光界都知道配低不配高。那么去除睫状体痉挛真就有用吗?小孩为什么出现视力下降?85%以上的原因是因为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那么们发现视力下降后改变不良用眼习惯是关键,我们通过散瞳暂时的消除睫状体痉挛,而后继续不良用眼,马上还会造成下一次睫状体痉挛,使度数再加深,那么散瞳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了吗?
国际眼科配眼镜标准单眼0.8双眼1.0,即为OK,而人的正常视力是实际年龄乘以0.2,这个公式截至到八岁即8X0.2=1.6(此观点详见徐广第老师出版眼屈光学本),那么们配到1.0本来就配的比验光度数要低,出现过矫正几率很小,而这个几率在散瞳的副作用机率面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综上所述,散瞳完全没有必要。更多其他内容或疑问咨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