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痉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不同的ldquo肚子疼rdquo
TUhjnbcbe - 2020/11/7 22:50:00

有的宝宝一到夏天就不爱吃饭,容易积食、腹胀;

有的宝宝一到冬天就容易咳嗽、感冒,看上去没什么大病,但总也好不了;

其实这些小毛病,都可以通过一些中医小妙招来帮助宝宝缓解

今天“拜托了妈妈”邀请到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医院儿科主任崔霞

让崔主任来给妈妈们讲讲,宝宝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识:

★宝宝积食、腹胀、便秘、口臭……简单几步小儿推拿,就能搞定;

★贴对“三伏贴”,可以做到冬病夏治,缓解夏天常见的肠胃问题;

★做对“艾灸”,有助于帮助宝宝调理身体,提高免疫力……

宝宝积食、腹胀、便秘、口臭……

简单几步小儿推拿就能搞定

小儿推拿是指运用各种手法刺激小儿穴位,从而使宝宝的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的一种保健方法。

宝宝平时遇到的一些小病症,比如消化不良、积食、上火,都是带娃生活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孩子可能表现为不爱吃饭、睡不安稳、腹部胀满、大便干燥、口有异味等。其实这些小毛病,都可以用简单的小儿推拿法就能搞定。

推拿“板门穴”有助于缓解积食

板门穴位于宝宝手掌的大鱼际处。有帮助促进宝宝消化、消积食的作用。

推拿方法:用大人的拇指指肚,上下推或揉板门穴-次,推到局部微热为宜。

推拿“四横纹”有助于祛火

四横纹分别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掌指关节屈侧的横纹处,一手有四穴,所以叫四横纹。推拿四横纹有祛火作用。

推拿方法:用大人的拇指指肚,来回推拿宝宝的四横纹1-3分钟,推到局部微热为宜。

推拿胃经有助于清胃、促进食欲

从拇指根部的指横纹,到掌根部腕横纹的位置,属于胃经。

推拿方法有两种:

1.清胃经,是从腕横纹的位置向拇指根部的指横纹方向推,也就是离心推,1-3分钟。可以帮助宝宝清胃、下火、去口气。

2.补胃经,和清胃经的推拿方向相反,是从拇指根部的指横纹的位置向腕横纹的位置方向推,也就是向心推,1-3分钟。有促进宝宝食欲,和胃的作用。

推拿“大肠经”润肠通便

大肠经位于宝宝食指的桡侧,从指根到指间的位置。推拿大肠经,可以帮助宝宝润肠通便。

推拿方法:用大人的拇指指肚,从食指根向指间的方向推1-3分钟。

捏脊,提高宝宝免疫力

捏脊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神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推拿方法:从尾椎骨开始,提起一段皮肤,拇指抵在后边,食指和拇指与拇指对捏,边捏边向颈部推进,中间不要停顿。

按摩腹部,缓解腹胀

给宝宝按摩腹部可以帮助宝宝缓解腹胀、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

推拿方法:年龄小的宝宝,父母可以用双指打圈按摩;年龄大的宝宝,父母可以用手掌指打圈按摩。

贴对“三伏贴”

可以做到冬病夏治

缓解夏天常见的肠胃问题

三伏贴,是选择相关中药精制而成的药膏,贴在适当部位,达到激发经气、调整气血、防治疾病的目的。

在宝宝背部贴敷三伏贴

主要预防和治疗冬天经常感冒咳嗽

宝宝冬天总感冒、咳嗽,尤其是突然降温后容易生病,这样的病症,更适合在夏天给宝宝使用三伏贴。贴敷的主要药物是:细辛、玄胡、白芥子。

主要贴敷在背部的肺俞穴、膏肓穴和定喘穴。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旁开1.5寸,大概是左右两指宽处,也就是宝宝肩胛骨和脊椎连线的中间点的位置。

膏肓穴:位于背部第四胸椎,旁开3寸,大概是左右四指宽处,肩胛骨内侧。

定喘穴:位于背部,第七颈椎,旁开0.5寸处。

Tips:这里所说1.5寸、3寸,并不是实际距离的寸,而是中医中的专业度量。一般1.5寸就是两指的宽度、3寸是4指并拢的宽度,但指的是宝宝自己的手指宽度,而不是大人的。一般在定穴时所说的几指宽,都是用自己指宽测量取穴最准确。

在背部贴三伏贴,对于易感风寒、抵抗力低的宝宝效果更好。如孩子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慢性鼻炎、反复感冒和支气管哮喘、畏寒等症状时,都可通过三伏贴来缓解或治疗。

在宝宝腹部贴敷三伏贴

主要预防和治疗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

治疗宝宝消化系统疾病的三伏贴通常是贴在腹部脐周附近,主要贴敷在腹部的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和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方)。贴敷的主要药物是:丁香、砂仁、白豆蔻、炒果。

用于治疗和预防宝宝日常的消化不良、腹泻、腹痛等问题。

给宝宝贴三伏贴的年龄和时间限制:

年龄限制:一般2岁以上的宝宝可以使用,2岁以下的宝宝皮肤太过娇嫩,不建议贴敷。

时间限制:给宝宝贴三伏贴,一般贴敷时间0.5-2小时之间比较适宜,太长时间贴敷容易导致皮肤过敏。

“三伏贴”并不适合所有宝宝

使用一定要对症

三伏贴虽好

但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

1.三伏贴不适用于经常发烧,手心热、唇红、大便干燥的宝宝。

有这些表现的宝宝,多半属于热症,热症的宝宝一定不要给他使用三伏贴,否则会越贴病症越严重。

2.贴敷部位有皮肤破损或皮肤感染。

比如严重的湿疹、痱子、背部有蚊虫叮咬等情况,宝宝皮肤本来就娇嫩,加上当下皮肤屏障被破坏,再使用三伏贴的话容易被药物灼伤。

3.当下正在发烧的宝宝,暂时不适合贴敷。

4.平时贴膏药会皮肤过敏的宝宝,也不适合贴三伏贴。

5.在贴敷过程中,一定要随时观察孩子皮肤情况,如出现异常,比如过敏或红肿、疼痛,要马上取下,以后也要慎重贴敷。

最好不要自己在网上购买

或自制三伏贴给宝宝使用

不同功效的三伏贴,用的药物是不一样的,即便是相同功效的三伏贴,不同的人群,使用的药物剂量和药量配比也是不一样的。家长毕竟不是专业医生,没法做到精准配比,用不好反而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

而且,不同的病症,在身体上贴的位置也是不一样的,需要找准穴位贴敷,这也是家长很难判断和贴准的,穴位选择不当,也会适得其反。

三伏贴使用不当,会导致药物灼伤皮肤,出现红肿或起泡。所以,第一次给宝宝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贴敷。

做对“艾灸”

有助于帮助宝宝调理身体

提高免疫力

艾灸,指的是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或艾条,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最近几年,很流行艾灸保健治疗,尤其很多家长喜欢在宝宝生病时自行给孩子用艾灸治疗,觉得既没有副作用,又能调理身体。

日常保健,可以给孩子灸“身柱穴”

平时总爱感冒、咳嗽的孩子,妈妈可以用艾灸的方式给孩子灸一灸“身柱穴”。身,身体也。柱,支柱也。所以灸一灸这个穴位,可以起到日常保健的作用。

身柱穴:位于第3胸椎下凹陷处,和我们上面说的“肾腧穴”水平的位置。

经常腹痛、拉肚子,可以给孩子灸“神阙穴”“天枢穴”

宝宝经常腹痛、拉肚子

可以灸一灸“神阙穴”和“天枢穴”

艾灸和三伏贴一样,都是适用于寒症的疾病,如果宝宝经常腹痛,容易拉肚子,平时可以灸一灸孩子的“神阙穴”和“天枢穴”。

神阙穴:在脐中部,脐中央。

天枢穴:位于腹部,以肚脐为水平,左右旁开2寸(孩子两个手指宽度)的位置。

Tips:

艾灸的热力辐射是一个面,相对来说对穴位的精准定位没有三伏贴那么严格,可以在一个区域面内施灸。也更加适合家长在家为孩子操作。

艾灸盒、艾灸贴不适合宝宝

容易造成低温烫伤

因为艾灸疗法很火爆,市面上的产品也是五花八门,比如艾灸盒(在小盒里放入艾灸,系在需要使用的部位);艾灸贴(类似于暖宝宝的东西,滴上药液,直接贴在皮肤上),这些东西虽然用起来更方便了,但却都不适合给宝宝使用。

非常容易造成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接触高于45℃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烫伤,感觉迟钝或睡得沉的一些人,比如婴幼儿、老人,皮肤更容易造成局部烫伤。

宝宝本身对温度的感知就不像成人那样灵敏,这些东西很可能因为家长摸着不太热,就给孩子使用了很长时间,或者趁宝宝睡觉的时候使用,可能造成低温烫伤,烫伤到孩子的深层皮肤组织,甚至脂肪层,严重时需要手术清创治疗。

给宝宝做艾灸时,需要注意:

1.父母要在距离宝宝皮肤2-3厘米处,施灸。

2.给宝宝做艾灸不需要太长时间,灸到皮肤微红微热就好。

3.艾灸时,父母要把自己的手放在给宝宝施灸的部位,以感知宝宝灸温的高低,以防烫伤。

4.一定要专心致志的施灸,不能边看电视边灸,边聊天边灸,边玩手机边灸。很容易因为分心、走神而失手烫伤孩子皮肤。

5.给宝宝做艾灸,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的艾条,否则燃烧过程中容易掉落灰烬,甚至发生爆裂,烫伤宝宝。

6.在家中做艾灸时,如果发现宝宝皮肤肿痛或有刺激性咳嗽,要马上终止。

这些情况的宝宝,不适合艾灸:

1.对艾蒿过敏的宝宝,不适合做艾灸。

2.呼吸道敏感,对烟雾刺激敏感的宝宝,也不适合做艾灸。

3.第一次做艾灸的宝宝,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在医院进行。

4.热症宝宝,比如手心特别热、嘴唇特别红、大便特别干燥等体制比较燥热的宝宝,不适合使用艾灸。

Tips:

以上讲到的所有方法,在第一次给宝宝做的时候,医院小儿中医科,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医生的指导,再给宝宝操作。

如果在家中给宝宝进行治疗时,孩子有任何不舒服或异样情况出现,请马上停止操作,严重者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想看往期精彩文章,戳下面标题:

玩具还是玩命?又一款危险玩具被列入黑名单!

又有孩子因吃盐死亡!“不吃盐没力气”、“辅食没味道不好吃”,还要害多少孩子

曹云金离婚,嫌妻子孕期"无收入":这个世界,对母亲从不友好

我们试了种宝宝防蚊大法,最管用的竟然是这3种

虎妈的两个女儿都进了哈佛,父母越狠心,孩子越优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同的ldquo肚子疼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