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夜里睡得正香,忽然腿抽筋,肌肉仿佛被撕扯。很多人认为,这是缺钙的表现,补补钙就行了,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抽筋是怎么回事?
一套运动的完成需要大脑向下发出指令,由运动神经传达给肌肉,最后通过肌肉纤维收缩做出动作。以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导致肌肉的异常运动,引发痉挛和疼痛,也就造成了所谓的“抽筋”。所以,抽筋实际上是“肌肉痉挛”的俗称,可分为原发性肌肉痉挛和继发性肌肉痉挛两种:
原发性肌肉痉挛
1.低钙血症。这里的“低钙”指的是血液中的钙离子的缺少,血钙浓度低了容易导致肌肉兴奋性增高,稍微一点刺激就会引起肌肉痉挛。
2.代谢物的堆积以及寒冷刺激。如过度运动后导致肌肉疲劳,产生大量肌酸、乳酸等代谢产物,代谢产物堆积会刺激肌肉收缩。如果再受到寒冷刺激,大脑会发出信号让全身骨骼肌收缩,以此产生热量来维持我们的体温。
3.血液循环受阻,若睡觉时。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导致静脉回流受阻,也会刺激肌肉引起抽筋。
继发性肌肉痉挛
1.帕金森病。大脑发生病变,发出错误指令,肌肉执行错误命令后出现肌肉异常收缩。脑炎、癫痫也会导致大脑的病变,从而传达异常信息。
2.腰间盘突出。神经根受压,脊神经根内血流减少,导致小腿肌肉痉挛的发生率升高。
3.甲状腺疾病。导致体内离子失衡,从而引起肌肉抽搐
除此之外,尿毒症、糖尿病、慢性胃肠道疾病等也会通过影响钠、钾、钙、镁等离子分布来影响肌肉收缩;一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西尼替丁(治疗胃部疾病)、他汀类药物(降脂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等也会影响离子分布,从而影响肌肉收缩。
抽筋时可以采取什么方法缓解?
1.可通过拉伸、按摩、热敷等方式保持肢体温暖,让肌肉血液循环通畅,舒缓肌肉。
2.当小腿抽筋时,可双手握住抽搐那侧脚掌往我们身体的方向拉伸,同时慢慢将膝关节伸直,持续约20秒,可多次重复。
3.当大腿抽筋时,双手抱着小腿,使其贴在大腿上并做震颤动作,然后向前伸直,这样反复多次即可缓解症状。
如何预防抽筋?
1.及时就医,根据专业医生的治疗意见,对症下药。
2.科学作息,合理饮食。每日摄入一定量的新鲜蔬菜、水果和坚果;减少酒、咖啡和可乐等兴奋中枢神经作用的饮品摄入。
3.科学补钙,不可过量摄入。
4.科学且适度地锻炼,运动前一定要热身,做足准备活动。
5.注意肢体保暖,四肢温暖会促进血液循环顺畅,进而把营养物质和氧气运送到人体肌细胞内,才能把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预防抽筋。
生活中,如果短时间内多次抽筋,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原标题:《抽筋是因为缺钙了?出现这种情况,千万别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