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腿抽筋时常见的事儿,这不,挤在药店门口排队买钙片的老大妈们正在拉着家常,说着自己晚上睡觉如何腿抽筋或者走路走着走着就出现腿抽筋的现象,也没有做任何检查,听人说可能是缺钙,所以都急着来买钙片。
随着年龄的增长,“腰酸背痛、腿抽筋”都是常有的,人们的意识中都是补钙。中老年人补钙是没问题,但是对于腿抽筋,虽然缺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是就目前所有腿抽筋的临床来看,腿抽筋,缺钙的因素只占到5%,所以盲目的选择补钙,确实有些不妥。
那腿抽筋是怎么回事?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腿抽筋呢?
腿抽筋,在医学上称之为肌肉痉挛,是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性收缩。常常发生在小腿和脚趾的肌肉,一般都是在睡觉半夜时或是锻炼时发生较多,发作的时候都是疼痛难忍。
当缺钙时,由于血液中离子浓度太低,肌肉容易兴奋而痉挛。这个是与大家的基础认知是一样的,但是缺钙并不是唯一的致腿抽筋原因,以下几种原因占比也很重:
1、受凉、寒冷刺激
寒冷刺激,是腿抽筋的最常见诱因,还可直接引起腿部肌肉强烈收缩和血管突然痉挛。这个我也是深有体会,我老公常年上小夜班,也就是晚上十二点后或凌晨一点后才下班,有一阶段晚上回家睡到半夜偶尔就会发生腿抽筋。就是因为冬天的晚上腿部受到寒冷的刺激而导致。再比如,晚上睡觉不盖被子,踢被子,或是突然下到冰冷的水中游泳等,都可能有抽筋发生。
2、劳累、过度疲劳
运动过度,特别是无氧运动,会导致肌肉在短时间内持续收缩,并产生代谢废物,在运动前,如果没有做运动前的热身,比如拉伸、放松肌肉等,在接下来的运动当中就很容易使过多的酸性代谢产物推积,刺激到小腿,造成小腿抽筋。特别是老年人与年轻人相比,肌肉力量差,机体代谢功能减退,更容易抽筋。
3、肌肉局部压迫
长时间仰卧,让被子压在脚面,或长时间俯卧,使脚面抵在床铺上,都会迫使小腿某些肌肉处于压迫状态,引起肌肉被动痉挛和血供不足。
从以上可以看出,缺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如果经常、反复出现抽筋时,那就要注意了,这也许是身体向你发出的求救信号。这是因为有些疾病也可引起小腿抽筋,比如:腰间盘突出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据临床显示:在确认是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腿抽筋的发生率可高达70%。
老年人动脉硬化,使得血管管腔狭窄,容易出现下肢末梢供血不足,当睡觉时,腿部血流减慢。代谢产物不能及时被血液带走,这些代谢产物集聚与肌肉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刺激肌肉产生收缩,发生腿抽筋的现象。
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所以说,当中老年人出现腿抽筋时,不能盲目的只是补钙,有可能补了常年的钙,还是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要在补充营养、合理饮食的基础上,做好保暖工作,防止寒冷刺激,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量的锻炼,减轻体重,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必要时,医院做详细检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关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