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孕妈妈都遇到过晚上睡觉被腿抽筋疼醒的情况。其实,这是一种孕期不适症候群中的一种病态现象。它在提醒孕妈妈们:某些事情需要注意了。
孕期腿抽筋的主要症状
“腿抽筋”在医学上被称为腿痛性痉挛,主要表现为腿部一组或几组肌肉突然、剧烈、不自主的收缩,变得很硬,疼痛难忍。抽筋虽然仅持续几分钟,但是发作过后肌肉的不适感或触痛可以持续几个小时。
怀孕后,孕妇体重会明显增加,双腿的承受负担加重,导致腿部肌肉处于疲劳状态。加上孕妇身体钙消耗比较大,如果补钙不及时,很容易引起腿抽筋,腿抽筋多出现在晚上睡觉时。
孕期腿抽筋的原因
1、营养过剩。
过度的饮食容易引起富含蛋白质摄入过多,影响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导致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引起电解质紊乱。而电解质紊乱的表现之一就是抽筋。
2、经常久站。
怀孕期间走得太多或站得过久,都会令小腿肌肉的活动增多,腿部肌肉负担增加,进而导致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引起肌肉痉挛。
3、睡姿不良。
长时间仰卧,使被子压在脚面,或长时间俯卧,使脚面抵在床铺上,可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长时间处于绝对放松状态,容易引起腿抽筋。
4、身体缺钙。
怀孕以后,尤其在孕中、晚期,宝宝需求的营养加大,对钙的吸收也相应加大。如果膳食中钙及维生素D含量不足或缺乏日照,会加重钙的缺乏,从而可增加肌肉及神经的兴奋性。夜间血钙水平比日间要低,故小腿抽筋常在夜间发作。
孕期腿抽筋了怎么办?
1、蹬直回勾,缓解抽筋症状。
如果出现抽筋,要把腿到脚跟的部位绷直,然后慢慢把脚趾往回勾。注意一定不要绷脚向下弯曲脚趾,那会让抽筋变得更糟。抽筋发生时,孕妈妈需即刻休息,对抽筋的部位轻轻按摩,并将抽筋部位的肌肉轻轻拉长,这样可以放松抽筋的肌肉。注意拉长肌肉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拉伤肌肉造成二次伤害。
2、补钙。
如果经常反复抽筋,那么很有可能是缺钙导致的。孕妈妈在孕期应适当多吃一些补钙的食物,在饮食中可以添加虾皮、鱼和排骨汤等一些补钙的食品。身体营养充足,抽筋的状况自然也会减少。
3、适当活动。
走路、散步等适度的锻炼形式都有助于防止抽筋加重。但是要注意运动适度,注意休息,避免激烈运动。
4、注意保暖,抬脚锻炼。
睡眠时保持下肢温暖,尤其入睡前,不要直接让小腿吹风或冷气,建议采侧卧姿势。休息时可平躺将脚部稍微抬高,脚趾向上伸展,可使小腿后部肌肉舒张,可减轻肿胀、不舒服的感觉。
5、按摩
准爸爸可以帮助孕妈按摩下腿部和脚底,彻底放松腿部肌肉,缓解抽筋症状。
孕期腿抽筋的日常注意事项
1、避免过度劳累。
平时要多注意,不要让腿部过度的运动,使腿部肌群过度疲劳。平时可以用热水来泡泡脚,洗个热水澡等,有空多按摩一下下肢的肌肉。
2、注意防寒。
不要让腿部的肌肉受凉。如果有寒冷的刺激,会更容易发生腿部肌肉痉挛抽筋。平时可以多穿一点衣服。
3、注意睡眠时间不宜过长。
睡眠时间过长,容易使血液循环减慢,使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堆积,也有可能诱发肌肉痉挛。
4、忌长时间保持某种体位。
长时间保持某种体位如翘二郎腿,可使腿部静脉受压,血液回流受阻,造成血流瘀滞。当血流瘀滞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腿部肌肉痉挛。
5、不宜穿高跟鞋。
孕妇所穿的鞋子足趾与足跟的高度差距不要太大,可选择平底或外前高后高的厚底鞋或气垫鞋,最好是合脚、贴脚的柔软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