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孕期抽筋大多会在怀孕4-5个月左右出现,由于夜间血钙水平相对更低,因此大多发生在晚上。准妈妈平常可能小腿肚抽筋更多,不过要是早上起床一不小心伸个懒腰,脚底、腹部和腰部肌肉也都有抽筋的可能。
夜间肌肉痉挛引发了不自主的抽筋、僵硬与疼痛,严重影响了准妈妈的睡眠质量,对于许多准妈妈来说,抽筋虽然是小病,但却是孕中晚期的痛苦梦魇。
抽筋了怎么办
1、为什么准妈妈容易抽筋
研究表示,有一半以上的准妈妈在孕期都会出现抽筋的症状,然而有些准妈妈却很疑惑:明明自己孕前没有抽筋的苦恼,怀孕后却备受抽筋的折磨呢?
随着体重的增加,准妈妈的身体重心开始发生改变,双腿尤其是小腿部位负荷过重,腿部肌肉经常处于疲劳的状态,这也是准妈妈容易抽筋的主要原因。
准妈妈子宫胀大会压迫回流的静脉与神经,造成血液循环不良,使得小腿肌肉细胞缺氧,这也加重了抽筋的症状。
有少数研究表示,准妈妈腿部抽筋是由于体内钙-磷比例不平衡(即钙低磷高)引起的,因此医生鼓励准妈妈多摄取高钙饮食或者钙片。但目前的研究表示,腿部抽筋与缺镁也存在一定的关系,由于怀孕会使准妈妈血中的镁浓度降低,因此要进行镁的补充。
另外,缺水、寒冷或者保持同一姿势太长时间等也有可能引起抽筋,准妈妈需要格外注意。
补钙
2、孕期抽筋如何缓解
面对抽筋,准妈妈无需太紧张,只要在日常饮食和作息上进行一些简单的预防,就可以有效地降低腿部抽筋的发生率。
在饮食方面,准妈妈应当避免酒精、油脂、甜食、饮料的摄入,多吃高钙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虾皮、鱼和排骨汤等补钙食品。准妈妈身体的营养充足,自然抽筋的状况也会减少。
准妈妈要注意休息,避免激烈、长时间的运动,运动期间可以适度休息,每隔一个小时左右的运动对准妈妈来说最为合适。另外,准妈妈要养成正确的走路习惯,让脚后跟先着地,从而缓解肌肉疼痛。
在日常生活中,准妈妈要注意保暖,同时多喝水,而不是等到口渴了再喝。准妈妈睡觉时应保持下肢温暖,不要直接受风,平躺时把脚部稍微抬高,脚趾向上伸展,也能减轻肿胀、不舒服。
热敷很有效
有条件的准妈妈临睡前最好用40度左右的热水泡脚10分钟,泡脚盆深一点、水最好超过脚脖子,这样也能舒筋活血、解除痉挛。
多喝水对于减少抽筋也是有帮助的,不要等到口渴的时候再喝。
准妈妈出现腿抽筋后,千万不要害怕疼痛,这时可以把小腿蹬直,或者按摩小腿抽筋的地方,疼痛的症状会逐渐消失。如果疼痛的症状还在,准爸爸可以帮忙按摩下腿部和脚底,彻底放松腿部的肌肉,疼痛感就没那么重。当然,搭配热敷会有更好的效果。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孕育那些事儿)
————————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