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
暑
夏季炎热,身体素质差的人尤其害怕中暑。人一旦中暑,身体会遭受到非常大的伤害。所以,预防中暑就成为夏季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了。特别是现在正是三伏天,这正是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时段,预防中暑也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了。
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主要出现在以下几种作业环境中:
1、高温、强辐射作业:如冶炼、炉窑等;
2、高温、高湿作业:印染、缫丝、深矿井作业;
3、夏季露天作业:如夏天的建筑、施工、农田劳动、环卫等室外作业;
4、夏季高强度作业:如体育竞赛和军事训练等。
壹
临床表现
01
中暑先兆
作业人员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02
轻症中暑
轻症中暑指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加重,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03
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重症中暑可导致死亡
热射病: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热痉挛: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贰
中暑的预防措施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在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的大小都要增加液体的摄入,这样才能有效补充体内水分缺失,或者可以在白开水中加少量的钠盐,以帮助人体补充一些微量元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中暑的发生。
注意饮食和休息
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要清淡,摄取足够的热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保证充足睡眠。睡觉时避免电风扇或空调直吹。
视情况户外露天作业
对于夏季露天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尽量安排早晚作业,使劳动者尽可能避开阳光最强烈的时段。气温达到40℃时,禁止户外露天作业。
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
如藿香正气水、仁丹、十滴水和风油精。
防护用品
室内作业场所要有良好的通风,同时企业要为高温作业劳动者配备防热面罩、工作帽服、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同时为高温作业劳动者发放耐热保健饮料。
叁
中暑急救措施
出现中暑症状时,首先要迅速从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喝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如淡盐水、绿豆汤等;可在太阳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或服用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如果体温升高,可用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或用30%酒精擦浴直至皮肤发红;如果出现重症中暑症状,一定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医院进行救治。
心静自然凉
BUT:小编提醒你还是要注意防暑哦!
原标题:《出门一步是勇气,酷暑如何过,疾控专家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