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12月24日讯(记者陈媛通讯员向露李锐)“从没想过,我还可以重新站起来。”近日,29岁的蒋超(化名)医院神经外科复查时边走边说,4年多了,因患肌张力障碍,持续痉挛、只能坐在轮椅上的他,没想到又重新站了起来。
年起,蒋超忽然感到身体变得不听话:脖子僵硬,肩膀不受控制地抖动,手臂抖动不止,双脚不受控制,走路也不稳,简单的行走、写字等行为变得困难起来。他以为只是工作累了休息几天就好,可是一连好几天症状都没有改观。他开始到处寻医,有医生说他这是帕金森,先让他服药进行治疗。可是吃了一段时间的药,症状非但没减轻,还越来越严重了,手脚抽动幅度剧烈,脖子歪斜,走路像螃蟹一样横着一步一挪,不能长时间站立、出行需要搀扶。坐在轮椅上日复一日的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蒋超变得寡言少语,不愿与人交流。
今年7月初,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家人带着蒋医院,接诊的神经外科副主任宋健诊断他患的是全身性肌张力障碍,这是一种不自主、由主动肌和拮抗肌不协调、持续性收缩而引起的扭转、重复运动或异常姿势综合征,突出表现为肌肉痉挛、身体斜颈、手足抽动、行走障碍等,还会因精神紧张、生气、疲劳而加重。但是,目前这种病尚没有有效根治手段,在手术治疗以前,多是通过药物或者注射肉毒素缓解肌肉张力过高,以减少痉挛发作次数、缓解疼痛等。由于此前近五年时间病情不断加重,现在只有进行手术治疗。这种手术,通俗地说就是给患者大脑特定的神经核团(小米粒大小)里植入一个电极,要求十分精确,差之毫厘就将导致严重后果。打开电极开关就能有效控制肌张力障碍的运动功能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8月30日,宋健副主任为他进行了脑深部电刺激手术,将电极准确植入神经核团,术后一周,当宋健副主任打开DBS的遥控器开关,蒋超不停扭转痉挛的四肢慢慢停止,原本僵硬的身体渐渐变得柔软,他试着慢慢从病床上坐起来、站起来。之后,蒋超的症状一天天改善,慢慢的不再痉挛扭动,可以正常地行走,吃饭、喝水。“从没想过,我还可以重新站起来!”他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