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钙,是很多人早餐的标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天的奶量应该有-ml。
但有一部分人即使知道牛奶营养价值高,也不爱喝奶。因为他们一喝牛奶肚子就咕咕叫,甚至会拉肚子,特别是在早上空腹喝牛奶时症状更明显。
为什么喝奶会肚子不舒服?
可能是乳糖不耐受在捣鬼!
乳糖不耐症是什么?
乳糖不耐症是指身体无法分解或完全消化,牛奶和奶制品中的乳糖,因此在吃喝含乳糖的食品饮料后,会出现腹泻、胀气、腹胀、胃痉挛、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也和摄入的乳糖量多寡有关。
乳糖不耐症症状检测
诊断乳糖不耐症的方法有3种:
吹气测试:当乳糖没有被消化吸收,进入大肠被细菌分解就会产生氢气,因此可在喝下含有大量乳糖的饮品后,检查呼气是否含有过多的氢气。
血液检查:在喝下含有高浓度乳糖的饮料后,若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没有升高,就代表身体无法正常消化和吸收乳糖。
粪便检查:对于无法使用前两项方法的婴幼儿,可从粪便检测是否有未消化的乳糖。
乳糖不耐症的原因?
当小肠生成的乳糖酶过少,无法消化乳糖,就会导致乳糖耐受不良。正常来说,乳糖酶会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再透过肠壁被血液吸收。一旦缺乏乳糖酶,人体无法处理和吸收食物中的乳糖,乳糖就会进入结肠,与一般的细菌作用,产生种种不适。而依据乳糖酶缺乏的原因,乳糖不耐症可再细分为以下3种:
原发性乳糖不耐症:大多数患者都属于这一种,也就是年幼时,原本可以消化吸收所有来自于母乳和牛奶的营养,却在进入青少年或成年后,体内的乳糖酶生成急遽下降,然后才变得对乳制品消化不良。
续发性乳糖不耐症:肠道感染、麸质不耐症、细菌过度生长和克隆氏症等小肠相关的疾病,还有受伤或开刀,都可能导致乳糖酶的生成下降,继而对乳制品产生消化不良的反应。
先天性或发育性乳糖不耐症:虽然罕见,但有人是生来就缺乏乳糖酶。这是父母都传递了相同的基因变异,宝宝才会出现的体染色体隐性遗传。不过早产儿因肠道发育还不成熟,乳糖酶活性较低,也会出现暂时性的乳糖耐受不良。
乳糖不耐症可以喝牛奶吗?怎么喝?
可以,但要少量摄取。建议搭配正餐,一次饮用约毫升的牛奶就好。还有,低脂牛奶会比全脂牛奶来得好,调味乳也会比鲜奶更容易消化。当然也可选择低乳糖或去乳糖牛奶,又或是在牛奶中添加乳糖分解酵素滴剂。此外,有些人会对牛奶中的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敏感,虽然不是乳糖不耐症,但加热牛奶改变乳清蛋白的结构,也是增加消化道对牛奶耐受性的好方法。
乳糖不耐症改善7方法
限量摄取牛奶和其他乳制品。乳制品与其他食物一起进食,延长消化时间,减轻乳糖不耐的症状。选择低乳糖的牛奶和冰淇淋。尝试各式各样的乳制品。乳制品的乳糖含量不一,例如瑞士起司等硬起司,乳糖含量低,通常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使用乳糖分解酵素。餐前服用市售的乳糖分解酵素药片,或是在牛奶中加入乳糖分解酵素滴剂饮用,有助部分患者改善症状。服用益生菌,维持消化系统的健康。逐步增量,让身体慢慢适应。
如何治疗乳糖不耐症?
除了因疾病引起的乳糖不耐症,有可能在治病后数月,慢慢恢复消化乳糖的能力,其他类型的乳糖不耐症是无法根治的,只能透过低乳糖饮食,避免乳糖不耐所引发的不适症状,与症状共存而无须对乳制品完全忌口。